告訴你現代新媽咪月子飲食三大流行趨勢

作者: 熊伐  2011-04-16 10:03 [查查吧]:uabf.cn

       坐月子要吃什么食物好?新媽媽的月子飲食也是有很多注意事項的,并不是想吃什么就可以吃什么。下面,就讓豆豆媽為我們介紹一下月子飲食的注意事項吧。

  一、月子飲食的4個原則

  1.食物要松軟、可口,易消化、吸收。很多新媽咪產后會有牙齒松動的情況,過硬的食物一方面對牙齒不好,另外一方面也不利于消化吸收,因此產婦的飯要煮得軟一些,少吃油炸或堅硬帶殼的食物。

  2.少量多餐,宜葷素搭配。多用些湯類食物,利于哺乳。乳汁的分泌是新媽咪產后水的需要量增加的原因之一;此外,產婦大多出汗較多,體表的水分揮發(fā)也大于平時,因此要多喝湯、粥等。

  3.不宜食生、冷、硬的食物。新媽咪產后體質較弱,抵抗力差,容易引起胃腸炎等消化道疾病,產后第一周盡量不要食用寒性的水果,如西瓜、梨等。

      4.不宜快速進補,以免得不償失。新媽咪大多乳腺管還未完全通暢,產后前兩三天不要太急著喝催奶的湯,不然漲奶期可能會痛得想哭,也容易得乳腺炎等疾病??梢院鹊皽?、魚湯等較為清淡的湯,湯也不要過咸。

  二、月子飲食九大要點

  一般而言,凡含有營養(yǎng)的食物,月子里均可食用,如各種肉食、魚類、蛋類、蔬菜、水果、豆制品等,均無特殊禁忌。具體而言,下面一些食物不應缺少:

  1.雞蛋雞蛋中蛋白質及鐵含量較高,并含有許多其它營養(yǎng)素,且容易被人體吸收利用,還無明顯的“滯胃”作用、對于產婦身體康復及乳汁的分泌很有好處。雞蛋的吃法可采用多種形式、如蒸蛋、水煮蛋等,每日以3個為宜。一次吃得太多胃腸吸收不全,既不經濟,對身體也無補益。

  2.營養(yǎng)湯 雞湯味道鮮美,能促進食欲、增加乳汁分泌以及有利于產婦身體康復。也可以用燉豬蹄湯、鯽魚湯、排骨湯、牛肉湯等與雞湯輪換食用。

  3.紅糖 含鐵量比白糖高l一3倍。婦女產后失血較多,吃紅糖可以促進生血。紅糖性溫,有活血作用,對于產后血虛多淤生巡病特點尤為適合,能促進淤血排出及子宮復舊。

  4.新鮮水果 新鮮水果色鮮味美,能促進食欲,還具有幫助消化及排泄作用,產婦每日可適當吃一些。

  5.米粥 稀飯或小米粥除含多種營養(yǎng)成分外,還含較高的纖維素,有利大便排出。米粥質爛,并含有較多水分,有利于消化及吸收。

  6.掛面 掛面營養(yǎng)較全面,在場中加入雞蛋,食用方便,富有營養(yǎng)且易消化。

  7.蔬菜 蔬菜含有多種維生素,尤其要多食綠葉蔬菜。

  8.月子里對于生冷食物應子禁忌。除水果外,生食不易消化吸收,對產婦不利。一些冷食、冷飲,如西瓜、冰棒、冰淇淋等應少食或不食,因為冷類食物有促進血凝作用,與產后多淤的體質是不相符合的,會出現惡露不下或不盡,產后腹痛、身痛等多種疾病。

  9.對于辛熱類食物亦應少食。如前面所講的蔥、姜、大蒜、辣椒、花椒等在做調味料時,宜少放,因為過食有生熱之弊;特別對于平素喜食辣椒者,更應注意。

     三、根據體質狀況安排飲食

  1、寒性體質

  特性

  面色蒼白,怕冷或四肢冰冷,口淡不渴,大便稀軟,頻尿量多色淡,痰涎清,涕清稀,舌苔白,易感冒。

  適用食物

  這種體質的產婦腸胃虛寒、手腳冰冷、氣血循環(huán)不良,應吃較為溫補的食物,如麻油雞、燒酒雞、四物湯、四物雞或十全大補湯等,原則上不能太油,以免腹瀉。食用溫補的食物或藥補可促進血液循環(huán),達到氣血雙補的目的,而且筋骨較不易扭傷,腰背也較不會酸痛。

  忌食

  寒涼蔬果,如西瓜、木瓜、葡萄柚、柚子、梨子、楊桃、橘子、蕃茄、香瓜、哈密瓜等。

  宜食

  荔枝、龍眼、蘋果、草莓、櫻桃、葡萄。

  2、熱性體質

  特性

  面紅目赤,怕熱,四肢或手足心熱,口干或口苦,大便干硬或便秘,痰涕黃稠,尿量少色黃赤味臭,舌苔黃或干,舌質紅赤,易口破,皮膚易長痘瘡或痔瘡等癥。

  適用食物

  不宜多吃麻油雞;煮麻油雞時,姜及麻油用量要減少,酒也少用。宜用食物來滋補,例如山藥雞、黑糯米、魚湯、排骨湯等,蔬菜類可選絲瓜、冬瓜、蓮藕等較為降火,或吃青菜豆腐湯,以降低火氣。腰酸的人用炒杜仲五錢煮豬腰湯即可,才不會上火。

  不宜多吃

  荔枝、龍眼、蘋果。

  少量吃些

  柳橙、草莓、櫻桃、葡萄。

  3、中性體質

  特性

  不熱不寒,不特別口干,無特殊常發(fā)作之疾病。

  適用食物

  飲食上較容易選擇,可以食補與藥補交叉食用,沒有什么特別問題。如果補了之后口干、口苦或長痘子,就停一下藥補,吃些上述較降火的蔬菜,也可喝一小杯不冰的純柳丁汁或純葡萄汁。

相關熱詞搜索:
發(fā)表評論
評論

熱門關注

  • 婚慶
  • 裝修
  • 培訓
  • 學車
  • 旅游

醫(yī)療健康

  • 資訊
  • 內科
  • 婦科
  • 外科
  • 男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