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張徹到陳可辛:華語“新武俠”前世今生考(12)

作者:  林早牙   2011-07-08 11:11 [ 查查吧 ]:uabf.cn

 

人文武俠:
代表作:《臥虎藏龍》(2000)


李安的《臥虎藏龍》充滿古典詩意與人文關懷
 


  《黃飛鴻》與《東方不敗》的熱潮遇冷后,武俠片在創(chuàng)意上一度青黃不接,但李安的《臥虎藏龍》非但成功再立“新武俠”,也首次讓華語電影以“武俠片”面目奪得奧斯卡殊榮。
 


  《臥虎藏龍》充滿古典詩意與人文關懷,又嘗試將東西化的文化內涵交融起來,同時更有李安內心的武俠氣息——從俞秀蓮與玉嬌龍的屋頂追逐到李慕白與玉嬌龍的竹林大戰(zhàn)、再從李慕白的夜習劍法到結局玉蛟龍?zhí)?,無一不在延續(xù)胡金銓式的武俠風貌而進一步發(fā)揮,故此,武俠片在創(chuàng)作上非但再次擺脫“文人作戰(zhàn),紙上談兵”的偏見,《臥虎藏龍》的出現也成功將瀕死的武俠片種挽救回來,繼而逐步開啟華語電影的“大片時代”!

其他案例:


《劍雨》讓武俠題材脫離所謂“古裝大片”之形得到突破
 


《劍雨》:《臥虎藏龍》后十年,觀眾才重新以“武俠片”來評價一部影片。一邊是張徹門生吳宇森,另一邊是同樣崇尚胡派俠骨的蘇照彬,但合作起來,諸如變臉、蠱蟲、軟劍、飛針、火刀、神仙索等既為武俠添上超現實色彩,又借一系列生活化、溫情化的演繹表現其“修正主義”觀,也總算讓武俠題材脫離所謂“古裝大片”之形得到突破。

發(fā)表評論
評論

熱門關注

  • 婚慶
  • 裝修
  • 培訓
  • 學車
  • 旅游

醫(yī)療健康

  • 資訊
  • 內科
  • 婦科
  • 外科
  • 男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