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 深圳旅游 > 游記見聞 > 鳳凰古城自助游詳細攻略(5)

鳳凰古城自助游詳細攻略(5)

  古城博物館

  鳳凰古城博物館坐落在鳳凰古城道門口,原陳寶箴世家的百年老宅,是一個及古城博物館、陳寶箴世家為一體的文化載體。古宅由28面馬頭墻、56間房舍、386扇雕花門窗、26個回廊組成,形成了雕梁畫棟、四水歸堂、家中有家、館中有館、家中藏洞、景中有景、樓外有樓、鳥語花香、庭院深深的幽然境界。

  《辭海》中的大家族

  在湘西鳳凰古城,除了熊希齡、沈從文、黃永玉等耳熟能詳?shù)拿郑幸粋€家族不能不提,那就是陳寶箴世家。在第六版《辭?!防?,就收入了清末維新派陳寶箴,其子詩人陳三立,其孫中國畫家陳衡恪、中國歷史學家陳寅恪四人。素有:“一門三代四杰”之稱。

  一門三代四杰

  陳寶箴(1831-1900)譜名陳觀善,字相真,號右銘,晚年自號四覺老人,1852年鄉(xiāng)試中舉人出仕,深為兩湖總督曾國藩所賞識。清末著名維新派骨干,地方督撫中惟一傾向維新變法的實權派風云人物。

  陳三立(1852-1937)字伯嚴,號散原,陳寶箴之子,近代同光體詩派重要代表人物。與譚嗣同、徐仁鑄、陶菊存并稱“維新四公子”,被譽為中國最后一位傳統(tǒng)詩人。

  陳衡恪(1876-1923)字師曾,號槐堂,又號朽道人。陳三立之子。近代著名畫家、全才藝術家。陳衡恪遺著有《槐堂詩鈔》、《染蒼室印存》、《陳師曾印存》、《中國繪畫史》、《中國文人畫之研究》等。

  陳寅恪(1890-1969) 陳三立之子。中國現(xiàn)代最負盛名的歷史學家、古典文學研究家、語言學家。清華百年歷史上,四大哲人之一。被稱為“公子的公子,教授之教授”。

  門票 40元。

  交通 鳳凰古城道門口22號——登贏街8號,步行可至。

  崇德堂

  崇德堂建筑規(guī)矩雅致,是一座典型的南方四合院。于1884年由鳳凰城中首富裴守祿修建。崇德堂是上下兩層的建筑,將起居與待客的公共區(qū)域與主人臥室等私人區(qū)域合理劃分。崇德堂最出名的便是匾額,現(xiàn)堂內收藏有從各地搜集來的數(shù)十塊老匾額。

  交通 步行可至。

  奪翠樓

  奪翠樓,牌坊式結構,建在沱江邊上,精巧別致。順沱江而下,過虹橋,臨左岸有一突兀建筑,飛檐迭起,玲瓏雅致,名曰奪翠樓,為黃永玉豪宅之一。拾階而上,坐在二樓的平臺上從任何一扇窗子望出去,青山、碧水、吊腳樓——都是一幅絕美的畫卷。

  交通 位于沱江邊上。

  萬名塔

  萬名塔位于沱江沙灣北岸,與遐昌閣、虹橋相映。原先為集中焚毀廢舊字紙的所在,三層,已毀。八十年代黃永玉召集當?shù)厝四季柚匦逓槠邔樱麨槿f名塔。塔內外都添設了燈光,到夜間一片通明,和河兩岸一色的紅燈籠很相稱。塔內壁上布滿游客題名,有的甚至位于兩米多高的墻上。

  地址 位于沱江之濱。

  跳巖

  沱江“跳巖”,是湘西特有的交通方式,也曾是進出鳳凰古城的主要通道之一。清康熙四十三年(1704)重修,清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為了兩岸居民過往方便,當?shù)?ldquo;政府”在河中擺上一路巖石,人們可踩著這一路巖石,一跳一跳地過河去。這一路巖石,湘西人叫作“跳巖”。

  沈從文墓地

  沈從文墓地位于沱江畔的聽濤山,其前身是清代曾任欽差大臣、云貴提督的鳳凰籍苗族人田興恕為孝敬其母杜氏修建的花園,也是文人墨客在鳳凰休閑觀光的場所。又名“杜母園”。

  沈從文墓地清幽靜謐,四周綠樹環(huán)抱,墓地上和四周的草坪上擺放著無數(shù)的野花和竹編的一些蝴蝶,這些都是前來拜的旅人們留下的。

  交通 從古城的東門城樓外的虹橋前沿江下行3華里路程,到得聽濤山,從山道向右拾階而上,不遠處即到。

  南華山

  南華山位于鳳凰古城南面,高七百公尺,共九峰七溪,最著名有虎尾峰、芙蓉巖,是城南一道天然屏障。被稱做南華疊翠。山上草深林茂,野花地,樹木參天,清泉冽冽,綠樹莽莽,山秀水奇,是鳳凰八景之冠。

  南華的傳說

  很久以前,有一位鶴發(fā)童顏的老人,騎著仙鶴路經此地,見山谷中腥風飛卷,瘴氣漫延,滿山林木野草枯萎。老人取出凈瓶,在谷中灑下幾滴凈水,頓時云開霧散,惡氣消盡。山上枯木吐芽,殘花怒放,整個山頭又呈現(xiàn)了一派春色,風光旖旎。原來是南極仙翁做的好事。人們?yōu)榱烁屑は晌?,把此山取名南華山。

  周邊景點

  我要糾錯 南方長城

  苗疆長城,南起與銅仁交界的亭子關,北到吉首的喜鵲營,全長190公里左右,始建于明嘉靖三十三年(公元1554年),被稱為“苗疆萬里墻”。又由于其為中國南方的唯一的長城,所以又稱中國南長城、南方長城,簡稱南長城,是中國歷史上工程浩大的古建筑之一。

  南方長城其中大部分在鳳凰古城境內貫穿而過,大致經過新鳳凰營、阿拉營、古雙營、得勝營、鎮(zhèn)溪營、振武營。城墻大部分建在險峻的山脊上,沿途建有800多座用于屯兵、防御用的哨臺、炮臺、碉卡、關門等。

  南方長城的由來

  明朝,湘黔邊境的苗人被劃為生苗和熟苗,生苗是不服從朝庭政府管轄的少數(shù)民族,他們因不堪忍受政府的苛捐雜稅與民族欺壓,經常揭竿而起。為安定邊境地區(qū),鎮(zhèn)壓反抗,明朝廷撥出4萬兩白銀,在生苗與熟苗之間修筑起了長城。清朝統(tǒng)治者后來也對苗疆長城作了部分增補修建。

  票價 45元。

  交通 在阿拉車站乘坐鳳凰到阿拉營的班車,在南方長城下車,車費3元左右。

免責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查查吧平臺系信息發(fā)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圖片涉及侵權行為,請發(fā)送郵件至85868317@qq.com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返回查查吧首頁,查看更多>>
提示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查查吧平臺系信息發(fā)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圖片涉及侵權行為,請發(fā)送郵件至85868317@qq.com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

優(yōu)惠商城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