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pxzax 2012-10-20 14:25 [查查吧]:uabf.cn
有人說:“生個娃娃掉顆牙”,這句話確有夸張之處。那么孕婦孕期易患哪些牙痛病呢?
口腔問題關(guān)乎全身健康,準媽媽更需關(guān)注口腔健康!而為了寶寶的健康,準媽媽們幾乎都忍著疼痛而不愿到醫(yī)院就診。這樣做對嗎?如何正確面對準媽媽的牙齒疾病?
蛀牙
孕期飲食習慣的改變和飲食不規(guī)律,以及對口腔護理的疏忽,都容易使準媽媽忽略個人口腔衛(wèi)生,產(chǎn)生蛀牙。此外,孕期唾液分泌的增加,使口腔內(nèi)呈酸性,也容易生蛀牙。一旦爆發(fā)急性牙髓炎或根尖炎,不但會給準媽媽帶來難以忍受的痛苦,而且服藥不慎也會給寶寶造成不利影響。
愛牙提示:
有調(diào)查證明,準媽媽患有蛀牙,生出的小寶寶患蛀牙的可能性也大大增加,原因之一就是準媽媽是嬰兒口腔中致蛀牙細菌的最早傳播者。所以,懷孕以前治愈蛀牙無論對自己,還是對小寶寶都是有好處的。
阻生智齒
阻生智齒是指口腔中最后一只磨牙,由于受頜骨和其他牙齒的阻礙,不能完全萌出,造成部分牙體被牙齦所覆蓋。以下頜第三磨牙最為常見。阻生智齒的牙體與牙齦之間存在較深的間隙,容易積留食物殘渣,導致細菌滋生、繁殖而直接引起急、慢性癥,就是通常說的智齒冠周炎。
愛牙提示:
由于智齒多在l8歲以后萌出,且智齒冠周炎又最容易發(fā)生在20—35歲之間,而這個年齡段恰好是育齡女性選擇懷孕的時間,所以要想防治這種病的發(fā)生,就應該在孕前將口腔中阻生智齒拔除。
不能忍一忍就過去!
有了任何的牙疾,都要及時看醫(yī)生,以便及時治療。不少準媽媽認為牙病不算病,忍一忍就過去了的想法是錯誤的,專家研究發(fā)現(xiàn),某些導致心臟病的細菌正是由牙病引起的,而一旦準媽媽心臟病發(fā)作,是很可能直接影響到胎寶寶安全的!
小治療
懷孕期間,切忌對牙齒“大動干戈”。因為拔牙或動牙齒手術(shù),不但會從生理上對準媽媽和寶寶造成影響,還會引發(fā)準媽媽的焦躁情緒。在孕期如果牙齒出現(xiàn)緊急狀況,也只能做暫時性的對癥治療,拔牙或任何侵入性治療都應盡量延至產(chǎn)后進行。
遵醫(yī)囑用藥
治療牙病,大多采用局部麻醉劑讓病人放輕松。其他的藥物,如:止痛藥、鎮(zhèn)靜劑、抗生素,雖然牙科用藥大部分都是對準媽媽安全的,但也應該在醫(yī)師指示下小心使用。
避免X光檢查
任何牙科放射線檢查的劑量都很小,且遠離下腹部,應該都在安全范圍內(nèi),不過準媽媽仍最好盡量避免。但若準媽媽因急診需要照射X光時,必須穿著防護鉛衣,并特別覆蓋住下腹部。
孕期健齒小妙招——
叩齒法
經(jīng)常叩齒能增強牙齒堅固度,使牙齒不易松動和脫落,并加強咀嚼力,還可以促進消化機能。
操作預案:
先靜心聚神,微微閉嘴,然后上下牙齒相互輕輕叩擊數(shù)十次,但注意用力不要過大,防止咬舌。
鼓漱法
鼓漱有助于消化食物,還可清潔口腔,鍛煉牙齒四周的肌肉。
操作預案:
咬牙,感覺口內(nèi)像含物一樣,用兩腮和舌反復做鼓漱動作,口內(nèi)會產(chǎn)生唾液,等唾液滿口時,再分幾次慢慢咽下。
牙齦炎
一項調(diào)查顯示,80%的準媽媽都患有牙齦炎。女性在懷孕后,體內(nèi)的雌性激素水平明顯上升,尤其是黃體酮水平上升很高,會使牙齦中血管增生,血管的通透發(fā)性增強,容易誘發(fā)牙齦炎,這被稱作“妊娠期牙齦炎”。
愛牙提示:
由于牙齦炎目前已成為準媽媽的常見口腔疾病,所以準媽媽應提防牙齦炎的“信號”,當出現(xiàn)牙齦浮腫、脆軟;牙齒之間的齦乳頭更明顯,呈紫紅色突起,輕輕一碰,就會出血等癥狀要及早就醫(yī)。牙齦炎不能自愈,準媽媽一定不要抱著僥幸的心態(tài)等等看。
圖說新聞
深圳大劇院古箏名家
何香凝美術(shù)館領(lǐng)異標
2021深圳(夏季)汽車展
2021年第71屆深圳西部
深圳多個旅游景點發(fā)
深圳哪里可以看海 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