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caccx 2010-09-21 10:00 [ 查查吧 ]:uabf.cn
仰泳
仰泳是人體仰臥在水中進行游泳的一種姿勢。
仰泳技術的產生和發(fā)展有較長的歷史,1794年就有了關于仰泳技術的記載,但是直到19世紀初,游仰泳時仍采用兩臂同時向后劃水,兩腿做蛙泳的蹬水動作,即現在的“反蛙泳”。自1902年出現爬泳技術后,由于爬泳技術合理和速度快,就開始有人采用類似爬泳的兩臂輪流向后劃水的游法。但是直到1921年才初步形成了現在的仰泳技術。
仰泳技術由于頭部露出水面,呼吸方便;躺在水面上,比較省力。因此深受中老年人和體質較弱者喜愛。 仰泳的技術環(huán)節(jié)分: 一、仰泳身體姿勢 二、仰泳腿部技術 三、仰泳手臂技術 四、仰泳配合技術
一、仰泳身體位置
游仰泳時,身體要自然伸展,仰臥在水面,頭和肩部稍高,腰部和腿部保持水平,身體縱軸在水平面上構成的迎角約為10度角,腰部和兩腿均處在水面下。
頭部姿勢 在仰泳技術中頭起著“舵”的作用,并可以控制身體左右轉動。頭應保持相對穩(wěn)定,不要上下左右晃動,但頸部肌肉不要過分緊張,后腦處在水中,水位在耳際附近,兩眼看腿部的上方。
腰部姿勢 仰泳游進中,腰部肌肉要保持適度的緊張,以不至于使身體過分平直和屈髖成坐臥姿勢為前提。肋上提,不要含胸??焖儆芜M時,身體的迎角能使體位升高,水平較高的運動員不僅肩和胸部露出水面,而且腹部也經常會露出水面。
身體的轉動動作 游仰泳時,身體的縱軸應隨著兩臂劃水動作而自然滾動,滾動的角度根據個人的情況不同而稍有差別,肩關節(jié)靈活性較好的人滾動小,反之則大,一般為45度角左右。
身體滾動的目的主要是有利于劃水臂處于較好的角度,能夠加強劃水的力量;能保持屈臂劃水的一定深度;有利于臂出水和向前移臂。注意滾動的角度不應過大,否則不但會引起疲勞,而且會影響前進速度。
二、仰泳腿部動作
在仰泳技術中,腿部動作是保持身體處于較好角度、水平姿勢的因素之一,并且踢水動作不但可以控制身體的擺動,而且能產生一定的推進力。
仰泳的腿部動作是以下壓動作和上踢動作組成,即直腿下壓,屈腿上踢。
下壓動作 腿向下壓的動作是借助于臀部肌群的收縮來完成的。在整個腿下壓動作中,前三分之二由于水的阻力,是膝關節(jié)充分展開,腿部肌肉放松。當打腿下壓到一定程度,由于腹肌和腰肌的控制,停止向下,而過渡到向上移動,由于慣性的作用,小腿仍然繼續(xù)向下,而造成膝關節(jié)彎曲,所以在腿下壓的后三分之一是屈腿的。
隨著慣性的逐漸減弱和打腿的帶動,小腿也開始向上移動,但此時腳仍然繼續(xù)向下,直到慣性消失,大腿、小腿和腳一次結束向下的動作,構成向下“鞭打”的動作。
下壓的動作因為不產生推進力,因此相對的要求速度不要太快,并且腿部各關節(jié)要自然放松。
上踢動作 當腿部動作下壓結束時,由于水對小腿的阻力和大腿肌肉的牽制,大腿與小腿構成約135-140度角,小腿與水平面約成40-45度角。
此時打小腿彎曲到最大程度,小腿和腳對水面較大。上踢動作的開始,就需要用腳打的力量和速度來進行,并逐漸加大到最大力量和速度。當打腿向上移動超過水平面就結束向上的動作,此時膝關節(jié)接近水面。隨后小腿和腳也依次結束向上,是膝關節(jié)充分伸展,構成向下“鞭打”的動作。
上踢動作是以大腿帶動小腿,小腿帶動腳來完成的,并且在任何情況下,盡量不要是膝關節(jié)或腳尖露出水面。上踢時,腳尖應內旋以加大對水面積。
三、仰泳臂部動作
仰泳臂劃水動作是產生推動身體前進的主要因素。一個完整的手臂動作分為入水、抱水、劃推水、出水和空中移臂等幾個階段,手掌由于入水、抱水和劃推水在水下形成一個“S”型的路線。
圖說新聞
深圳哪里有沙灘 深圳
深圳哪里可以玩漂流
2021第二屆龍崗喜劇節(jié)
2021粵港澳大灣區(qū)車展
福田文體中心青年管
福田文體中心管樂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