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危分娩癥狀有哪些 如何預知自己高危狀況(2)

作者: 范屏  2014-12-09 09:23 [查查吧]:www.uabf.cn

  預知治療

  采取積極有效的急救措施,醫(yī)護人員必須密切配合,統一指揮,在確定病因的同時爭分奪秒進行搶救。協助產婦采取平臥位下肢略抬高,給氧氣吸入、注意保暖、密切監(jiān)測血壓、脈搏、呼吸、神志變化。觀察皮膚、粘膜、嘴唇、指甲的顏色,四肢的溫度及尿量,及早發(fā)現休克的早期征兆。密切注意子宮情況。

  6、羊水栓塞

  羊水栓塞是指在分娩過程中羊水突然進入母體血液循環(huán)引起急性肺栓塞,過敏性休克,彌散性血管內凝血,腎功能衰竭或猝死的嚴重的分娩期并發(fā)癥。發(fā)病率為4/10萬~6/10萬,羊水栓塞是由于污染羊水中的有形物質(胎兒毳毛,角化上皮,胎脂,胎糞)和促凝物質進入母體血液循環(huán)引起。

  預知治療

  及時的產科處理對于搶救成功與否極為重要。羊水栓塞發(fā)生于胎兒娩出前,應積極改善呼吸循環(huán)功能、防止DIC、搶救休克等。如子宮頸口未開或未開全者,應行剖宮產術,以解除病因,防止病情惡化;子宮頸口開全,胎先露位于坐骨棘下者,可行產鉗助產。術時及產后密切注意子宮出血等情況。如無出血,繼續(xù)保守治療;如有難以控制的產后大出血且血液不凝者,應當機立斷行子宮切除術,以控制胎盤剝離面血竇出血,并阻斷羊水沉渣繼續(xù)進入血循環(huán),使病情加重。

  7、子宮破裂

  子宮破裂是指子宮體部或子宮下段于分娩期或妊娠期發(fā)生裂傷,為產科嚴重并發(fā)癥?;颊叨嗨烙诔鲅⒏腥拘菘?。子宮破裂絕大多數發(fā)生妊娠28周之后,分娩期最多見,目前發(fā)生率控制在1‰以下,產婦病死率為5%,嬰兒病死率高達50%~75%甚至更高。

  預知治療

  加強產前檢查,糾正胎位不正,估計分娩可能有困難者,或有難產史,或有剖宮產史者,應提早住院分娩,密切觀察產程進展,根據產科指征及前次手術經過決定分娩方式;嚴格掌握應用縮宮素的指征用法、用量,同時應有專人守護;對有子宮瘢痕、子宮畸形的產婦試產,要嚴密觀察產程并放寬剖宮產指征;嚴密觀察產程,對于先露高、有胎位異常的孕婦試產更應仔細觀察;避免損傷性大的陰道助產及操作如中高位產鉗、宮口未開全即助產、忽略性肩先露行內倒轉術、胎盤植入時強行挖取等。

  8、產褥感染

  產褥感染是指分娩時及產褥期生殖道受病原體感染,引起局部和全身的炎性應化。發(fā)病率為1%~7.2%。產褥病率是指分娩24小時以后的10日內用口表每日測量4次,體溫有2次達到或超過38℃??梢姰a褥感染與產褥病率的含義不同。雖造成產褥病率的原因以產褥感染為主,但也包括產后生殖道以外的其他感染與發(fā)熱,如泌尿系感染、乳腺炎、上呼吸道感染等。

  預知治療

  保持全身及外陰清潔,妊娠晚期避免性交,加強營養(yǎng),孕期適當活動,增強體質,有外陰陰道炎和宮頸炎者應及早治療。臨產前注意避免胎膜早破,產程異常者要及早處理,避免滯產、產道損傷、產后出血等引起感染的誘因。接產中嚴格無菌操作,正確掌握手術指征。產后嚴密觀察,對可能發(fā)生產褥感染者,應預防應用抗生素。

  9、臀位合并胎膜早破臍帶脫出

  臍帶脫垂是產科急癥之一,發(fā)生率為0.4%~10%,易導致嚴重的胎兒窘迫。臍帶血循環(huán)阻斷超過7~8分鐘則胎死宮內,如不及時處理可致圍生兒死亡高達20%~30%。胎方位異常對前羊膜囊壓力不均勻,常致胎膜早破,發(fā)生臍帶脫垂是頭先露的10倍,新生兒顱內出血的發(fā)生率是頭先露的10倍,臀先露導致圍生兒的發(fā)病率與死亡率均增高。

  預知治療

  產婦一旦發(fā)生胎膜早破,第一時間先撥打120急救,并讓產婦躺下,以防止胎兒的臍帶脫垂,同時采取把臀位抬高的體位,減慢羊水流出速度,待羊水流出量減少后,再將產婦平穩(wěn)地運送到醫(yī)院。不可認為預產期未到,不必送醫(yī),只要在孕期發(fā)生破水,不管有沒有子宮收縮,都必須立即趕往醫(yī)院就診,在送院途中,也要保持臀高的躺臥姿勢。

  其實發(fā)生高危分娩的幾率是十分低的,只要定時進行相關的孕期檢查,通過醫(yī)生和儀器的檢測就可提早預知大部分的分娩高危情況,若發(fā)現問題及早進行治療。千萬不可有僥幸心理,現代人的身體狀況實在令人擔憂,整個孕期的飲食習慣和本身體質問題也會影響到分娩的安全。

  以上就是關于高危分娩癥狀有哪些,如何預知自己高危狀況的介紹,各位孕媽媽們都了解了嗎?平時可千萬不要大意,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身體狀況。

相關熱詞搜索:
發(fā)表評論
評論

熱門關注

  • 婚慶
  • 裝修
  • 培訓
  • 學車
  • 旅游

醫(yī)療健康

  • 資訊
  • 內科
  • 婦科
  • 外科
  • 男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