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黑名單功能試運行 槽點頗多略顯雞肋

作者: 陳休  2018-10-19 15:45 [查查吧]:uabf.cn

  滴滴在10月10號預告了黑名單功能,這樣功能在10月18日正式上線了,司乘雙方在將對方加入黑名單之后,12個月之內都不再為雙方匹配訂單,同時在試運行期間,加入黑名單后暫不可取消,而這項功能在上線之后受到了不少吐槽。一起來看看。

  9月以來,滴滴展開了大刀闊斧的改革,試圖為乘客營造安全的出行環(huán)境,讓公眾再次信任滴滴。不過,“黑名單”功能卻成了公眾和專家吐槽的槽點,認為其作用“輕于鴻毛”,實質意義和作用不大。

  通過滴滴10日的“黑名單”功能預告中,其中最大的亮點在于“12個月內不再為雙方匹配訂單”。但是,這個“亮點”并不能讓大眾買賬。據(jù)了解,滴滴此前也有“拉黑”司機的功能,乘客可以在“我的行程”中點擊司機的頭像進入司機首頁,點擊右上角的圖標,可以看到“加入黑名單”的選項,拉黑后,司乘將看不到彼此的行程。坦白地講,滴滴此次出臺的“黑名單”功能確實有些雞肋。

滴滴黑名單功能試運行 槽點頗多略顯雞肋

  首先,拉入“黑名單”后,唯一的后果是司乘互相看不到彼此行程,互不再見,但對于雙方而言均沒有實質性影響。難道雙方利益受損后,拉黑就解決問題了?不少網(wǎng)友向滴滴“建言獻策”,建議滴滴根據(jù)司機被拉入黑名單的次數(shù)而取消其訂單或解除其運營資格。其實,鑒于國內市場龐大的基數(shù),乘客和司機再度遇見的頻率本來就不高,而且司乘見面的頻率與惡性行為并不直接掛鉤。

  其次,拉黑的前提是沒有發(fā)生致命的安全事故。滴滴此次的大力整頓源自多次年輕女性受害的事故,受害者們都是搭乘后便沒有機會再下車,更不必說有機會把司機拉入黑名單。由此看來,滴滴“黑名單”功能對于極度危險事故的發(fā)生并無實質作用。

  第三,如果司機多次被乘客無故拉黑,是否會助長其惡性行為。不可否認的是,在司乘關系中,并非全部是司機損害乘客的利益,也有部分乘客由于個人當時心情或其他與司機無關的問題而將情緒轉移到司機身上。若司機“背鍋”被拉黑后,是否會“破罐子破摔”?

  其實,公眾關注的重點在于黑名單制度是否會對司機的不規(guī)范行為具有制約作用,從而減少風險發(fā)生的可能性。值得肯定的是,我們能夠看到滴滴大力整改業(yè)務的決心與力度。國慶期間程維柳青攜管理團隊深入群眾,廣泛聽取意見和建議。

  整頓以來,滴滴從多個方面開展相應措施,以保障乘客的安全。在入口方面包括加強對司機的安全審核,要求司機無犯罪記錄、通過三證驗真、每日出行前須通過人臉識別。此類措施能夠保證司機群體的質量與安全性,降低乘客對出行安全的焦慮。針對駕駛過程中的安全問題,滴滴于9月初在全國試行運營行程中錄音功能,該功能的初衷在于對司乘雙方不文明行為的震懾,減少沖突行為的發(fā)生并減少糾紛。此外,在滴滴還對已有的一鍵報警、緊急聯(lián)系人和未成年人乘車提醒等安全功能繼續(xù)優(yōu)化。

  以上就是滴滴黑名單功能試運行,槽點頗多略顯雞肋的全部內容,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推薦閱讀:滴滴打車手機應用軟件怎么用

  推薦閱讀:滴滴出行是什么 嘀嘀出行怎么樣

?

    相關閱讀

    發(fā)表評論

    醫(yī)療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