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態(tài)硬盤應該如何選購 固態(tài)硬盤選購技巧(2)

作者: xtfept  2015-06-10 11:00 [查查吧]:uabf.cn

  原來初步測試過關,后來發(fā)現有瑕疵的芯片,也會歸到質量等級差的一類去減價銷售。這是大量白片的來源。白片未打標,由使用者自行處理。而質量有明顯缺陷,可靠性極差的那類,變成了黑片-這是當垃圾處理的,本來是不應該拿來用的。白片、黑片其實都可以認為是制造過程中的殘次品,只是仍然有等級差別。如果SSD使用了白片,質量就已經面臨風險。連有名的OCZ都曾經爆出白片門事件。如果不幸買到了黑片產品,結果可想而知,請多多祈禱、自求多福吧。有興趣的人,可以自行搜索晶圓制造過程的視頻,以了解內情。

  除此之外,閃存顆粒按工作模式區(qū)分,還有同步、異步的差別。同步類型的閃存工作頻率更高,性能更好,帶寬是異步類型的一倍以上,對制造品質要求也更高,當然也更貴。

  如果采用了好的閃存芯片,廠商是不會吝惜版面去宣傳這個賣點的。產品介紹頁面上,都會告訴你,用了某某品牌原廠閃存、某某類型的MLC顆粒。但實際上,沒有廠商會說自己家的產品用了“白片”、“黑片”,經常是語焉不詳的說一句:原廠MLC、高速MLC。它沒說的,往往就是沒做到的。這個時刻,就是你要留神的時候。它用的芯片可能品質一般般,不好意思說了。如果你要買,建議去找找此型號產品的拆解圖文。這就是上面所說的看評價和拆解的意義所在。

  買到黑片固態(tài)硬盤,浪費錢是小事,如果給你的數據造成損失,往往是無法挽回的,也遠不是那點硬盤的價錢能換回來的。此外,一些小品牌因為沒有競爭優(yōu)勢,有時候會采用前期好產品,后期偷換部件的卑劣手法。這類產品實在太容易作假了。這也是購買此類產品,優(yōu)先選擇大品牌、名牌的意義所在。價錢貴了,但買了放心。名牌產品很少干出砸牌子的事情。

  高質量的SSD產品,內部還會加128MB-512MB的高性能緩存,進一步提升性能。但價格也會更高,而廉價SSD往往會在這個地方縮水。

  這里忍不住要提一個產品,就是三星的EVO系列。三星公司是固態(tài)硬盤行業(yè)的旗艦,實力雄厚。從840型號開始,三星在EVO系列上,都使用了TLC芯片,而不是MLC芯片。包括840 EVO/850 EVO都是如此,而Pro系列則沒有使用TLC閃存。三星沒有在產品宣傳頁上標明這一點,敬請注意。不過按三星自己的說法,其3bit MLC ~ (TLC的另一個名稱,好聽點)擦寫次數為1200次,比普通TLC產品高。網上也有人做過寫入測試,其產品壽命雖然短于MLC產品,但仍然可以達到官方標準。但讓人疑惑的是,它是TLC的產品卻賣了MLC的價格,難道是其主控加分了?

  隨著技術進步和產量提升帶來的規(guī)模優(yōu)勢,固態(tài)硬盤近年來價格一路下滑。去年市場的主流還是128G容量的產品,今年已經奔向256G容量的產品了。固態(tài)硬盤在經濟可承受范圍內,買大不買小。因為技術原因,大容量的SSD會寫入更快,壽命會更長??梢灶A計,如果固態(tài)硬盤的主流容量能達到512G以上,價格只稍高出市場主流機械硬盤一部分,即便機械硬盤的容量可能大幾倍,大眾選擇的主機中,固態(tài)硬盤的配置比例也將大大提升。因為這個容量已經足夠滿足很多一般應用需求了,比起速度的提升,大幾倍的容量,吸引力也將下滑。這對傳統(tǒng)的硬盤廠商來說,可并不是好消息。

  說了這么多,總結一下要點吧:要查看主控制造商和芯片技術特征;優(yōu)選原廠、大廠同步MLC閃存;優(yōu)選著名品牌,去大電商處購買,拒絕山寨貨。

  有朋友會問,我想弄塊固態(tài)硬盤嘗鮮,提高一下主機性能,但我的電腦是幾年前的,主板只支持到SATA2.0,安裝接口為SATA3.0的固態(tài)硬盤可以嗎?可以,SATA3.0向下兼容SATA2.0、1.0。首先要明確的是,對于日常應用來說,最常見的硬盤動作,是隨機讀寫,而不是大規(guī)模數據順序讀寫,除非你沒事把某國動作片在硬盤間來回對拷。SATA3.0的理論接口速率是STAT2.0的一倍,6.0Gb/s,這個是比特值,這里換算成容易理解的兆單位,除以10即可,就是600MB/s。

  目前主流固態(tài)硬盤讀取性能已經能夠接近這個極限,但是看看上面的測試結果圖吧,隨機讀寫性能還差得遠哩。別說SATA2,就是在SATA1的主板上面用固態(tài),應用啟動的速度也會提升不少。只不過在1代上面用,感覺有些大材小用了。你完全可以采購一塊最新的固態(tài)硬盤,等你的主機過了一年半載后升級,這塊硬盤還可以繼續(xù)留用。此外,國際標準組織已經制定出更新更快的接口標準,未來的SSD固態(tài)硬盤,性能還將不斷提升。 ?

發(fā)表評論

醫(yī)療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