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純如——南京大屠殺》記錄片劇情介紹

作者:  kfqcl   2018-12-14 18:47 [ 查查吧 ]:uabf.cn

   12月12日,南京大屠殺公祭日,勿忘國恥永遠銘記國人心中?!稄埣內?mdash;—南京大屠殺》的紀錄片也走近大眾視野,《張純如——南京大屠殺》記錄片劇情是什么呢?下面就是“《張純如——南京大屠殺》記錄片劇情介紹”的具體內容:

  《張純如》是一部高清晰劇情紀錄片,真實記錄了一位年輕勇敢的美籍華裔女作家,如何以自己的生命,深入探索1937年南京大屠殺那段黑暗的人類歷史,并將它還原成文字,著成一本震撼人心的暢銷書的歷程。

《張純如——南京大屠殺》記錄片劇情介紹

《張純如——南京大屠殺》記錄片劇情介紹

  《張純如——南京大屠殺》記錄片劇情介紹

  該片由多倫多史維會和大地娛樂(香港)有限公司共同投資一千萬元人民幣拍攝。影片將展現(xiàn)張純如如何深入探索南京大屠殺這一段黑暗歷史、還原歷史真相的心路歷程,并以張純如的視角展示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的暴行。

《張純如——南京大屠殺》記錄片劇情介紹

《張純如——南京大屠殺》記錄片劇情介紹

  影片中既有演員的表演,又有張純如的家庭錄像片段,還有她的親友的口述、對幸存者的采訪以及歷史資料等等元素。

  創(chuàng)作部分(劇情部分)是由演員根據(jù)張純如周圍的親人、朋友的講述以及她的日記的內容來表演的,盡量接近真實而非創(chuàng)作。據(jù)介紹,劇組曾派出兩名觀察員深入到張純如的生活中,回顧了她從小到大的經(jīng)歷,也曾花了六個月的時間演劇美加媒體對張純如的采訪和影像資料,“都是真實的或者是基于真實進行的一些猜測。

《張純如——南京大屠殺》記錄片劇情介紹

《張純如——南京大屠殺》記錄片劇情介紹

  1997年,影片的主角張純如用英文寫出了轟動世界的《南京暴行——被遺忘的大屠殺》,讓歐美讀者翔實地了解了南京大屠殺。

  影片主人公張純如與NBA體育明星姚明、著名鋼琴家郎朗被譽為當下美國最引人矚目的三位華人青年。

  張純如《南京暴行》

  張純如用近三年的時間,采訪所有經(jīng)歷南京大屠殺后的幸存者,閱覽了所有還未被掩埋的書籍文獻。并想盡辦法采訪了當時參與南京屠殺的日軍老兵。當時她一個人在酷熱難捱的南京每天工作10小時,最終出版了英文版的《南京暴行》,此書一出當即震撼了整個西方世界。

《張純如——南京大屠殺》記錄片劇情介紹

《張純如——南京大屠殺》記錄片劇情介紹

  該書曾連續(xù)14周名列《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至今已經(jīng)再版十余次,印刷近100萬冊。2004年8月,張純如飛往肯塔基州采訪,但一抵達目的地就病倒了,住院治療三天后飛回舊金山。

  張純如36歲抑郁自殺

  繼《南京大屠殺》后,張純如開始了她第四本史書的創(chuàng)作,這本書主要是描述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在菲律賓巴丹半島和日軍作戰(zhàn)的美軍坦克營官兵,他們后來被日軍俘虜、被拘禁并被殘忍虐待的歷史事實。

  令人遺憾的是,在一次去菲律賓做調查的旅行中,身心崩潰的張純如患上了抑郁癥,曾一度不得不住院治療,此后,她一直承受著抑郁癥的折磨。

  2004年11月9日,張純如于加州蓋洛斯自己的車內飲彈自盡,年僅36歲。

  “忘記歷史的人將重蹈歷史覆轍,只有吸取歷史教訓,才能有未來的和平”——這是張純如最喜歡的座右銘,她媽媽曾經(jīng)說中國人要像猶太人一樣,讓全世界記住南京大屠殺這段歷史。

  張純如個人資料介紹

  張純如(Iris Chang,1968年3月28日-2004年11月9日),美國華裔女作家、歷史學家,祖籍江蘇淮安。

  張純如是出生在新澤西的第二代美國華裔。張純如的引人注目之處在于,她擅用新穎獨特的手法描述華人在中國和美國的生活,揭示鮮為人知的中國歷史和美國華人史的重要史料,其《錢學森傳》、《南京大屠殺》、《華人在美國》等作品。特別是1997年出版的《南京大屠殺》描寫了日軍在南京強奸、虐待、殺害大批中國平民的詳情,被紐約時報列為推薦讀物,被書評稱為年度最佳書籍之一。以出版英文歷史著作《南京大屠殺》(The Rape of Nanking)而聞名。

《張純如——南京大屠殺》記錄片劇情介紹

《張純如——南京大屠殺》記錄片劇情介紹

  《南京大屠殺》在一個月內就打入美國《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并被評為年度最受讀者喜愛的書籍。

  以上就是關于“《張純如——南京大屠殺》記錄片劇情介紹”的詳細內容,希望能幫到大家!

  推薦閱讀:好看的國產間諜電視劇排行榜

  推薦閱讀:好看的抗日電視劇盤點

發(fā)表評論
評論

熱門關注

  • 婚慶
  • 裝修
  • 培訓
  • 學車
  • 旅游

醫(yī)療健康

  • 資訊
  • 內科
  • 婦科
  • 外科
  • 男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