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兒宮內窘迫早期表現 胎兒宮內窘迫的后遺癥

作者: 王丈凹  2019-03-27 10:13 [查查吧]:www.uabf.cn

  胎兒宮內窘迫一般很少有孕媽會出現這樣的情況,但是胎兒宮內窘迫的后遺癥對寶寶的以后的生活會帶來很大的影響,所以孕媽們可以了解一下胎兒宮內窘迫早期表現!

  胎兒宮內窘迫早期表現

  1、慢性胎兒窘迫主要發(fā)生在妊娠末期。往往延續(xù)至臨產并加重,臨床上除可發(fā)現母體存在引起胎盤供血不足的疾病外,隨著胎兒慢性缺氧時間延長而發(fā)生胎兒宮內發(fā)育遲緩。

  2、急性胎兒窘迫多發(fā)生于分娩期。臨床表現為胎心率改變、羊水胎糞污染、胎動過頻、胎動消失及酸中毒。

  3、胎動異常

  胎動是胎兒生命體征之一,可用以了解胎兒在宮內的安危,同時也是孕婦自我監(jiān)護的好方法,可靠性達80%以上。正常情況下,胎動每小時不少于3次,12小時應不低于30次。

  如果臨產后胎動突然急劇增加,變得頻繁而強烈,則提示胎兒可能出現急性窘迫,大多是臍帶受壓、胎盤早剝等造成胎兒急性缺氧所致。若當天的胎動次數較以往減少30%甚至更多時,就是胎動減少。而胎動一旦消失,胎兒隨時可能發(fā)生死亡,死亡時間大多在胎動消失后12~72小時。

  4、胎心變化

  胎心出現異常改變是胎兒窘迫最早出現的癥狀,胎兒的正常心率為120~160次/分,160次以上或120次以下均屬不正常,低于100次表示嚴重缺氧。窘迫時先是表現為胎心加快,而且心跳規(guī)則、有力,之后心跳開始變慢、變弱,節(jié)率也變的不規(guī)則。

  但應注意,當子宮收縮時,由于子宮—胎盤的血液循環(huán)暫時受到干擾,使胎心變慢,而當子宮收縮停止后,胎心很快就恢復正常,因此應以兩次子宮收縮之間的胎心為準。

  5、羊水出現改變

  羊水過少時,收縮的子宮壁可直接壓迫胎兒、臍帶,容易出現胎兒窘迫。臨產后宮口開大時,如檢查發(fā)現前羊膜無張力,或者根本就沒有前羊膜而胎膜緊貼胎頭,或破膜后只有少量羊水流出,甚至沒有羊水外流,都表示可能存在羊水過少的問題。

  正常情況下,羊水為白色透明的液體,當胎兒缺氧時就會排出胎糞,使羊水顏色改變。頭位分娩時,出現胎糞并伴有胎心異常,是胎兒窘迫的典型癥狀。

胎兒宮內窘迫早期表現
胎兒宮內窘迫早期表現(圖片來自攝圖網)

  胎兒宮內窘迫的后遺癥

  胎兒宮內窘迫的后遺癥一:缺氧缺血性腦病

  在圍產兒死亡順序中,胎兒宮內缺氧發(fā)展成新生兒缺血缺氧性疾病致死者占各種因素的第一位。

  輕度:出生24小時內癥狀最明顯,淡漠、激惹、興奮,3~5天后癥狀減輕或消失,很少留有神經系統(tǒng)后遺癥。

  中度:出生24~72小時癥狀最明顯,嗜睡、驚厥、肌張力減退、瞳孔小。1~2周后逐漸恢復。

  重度:出生72小時或以上癥狀最明顯,昏迷、肌張力低下、瞳孔固定。多留有神經系統(tǒng)后遺癥。

  胎兒宮內窘迫的后遺癥二:腦水腫

  腦水腫是指腦內水分增加、導致腦容積增大的病理現象,是腦組織對各種致病因素的反應。缺氧與酸中毒使腦微血管內皮受損,導致其通透性增加,液體滲出形成間質水腫。腦細胞腫脹、間質水腫和血管內皮細胞腫脹都可導致腦血流受阻,從而進一步加重缺血缺氧和腦水腫,形成惡性循環(huán)。腦水腫可致顱內高壓,損傷腦組織。

  胎兒宮內窘迫的后遺癥三:腦癱

  患兒突然僵硬:在某些體位,如在仰臥位時給孩子穿衣,屈曲他的身體或擁抱他時感到困難。

  松軟:嬰兒的頭頸松軟抬不起頭來。將他懸空抱時,他的四肢下垂。嬰兒很少活動。

  發(fā)育遲緩:學會抬頭、坐和運用雙手卻遲于同齡孩子,可能用身體某一部分多于另一部分,如:有些患兒常用一只手而不用雙手。

  進食差:吸和吞咽差。舌頭常將奶和食物推出。閉嘴困難。

  異常行為:可能好哭、易激怒、睡眠差,或者非常安靜,睡得太多,或者3個月時還不會笑。

  胎兒宮內窘迫的后遺癥四:智力低下

  輕度或慢性的胎兒窘迫以及胎兒生長受限的胎兒遠期隨訪,結果顯示其后的智力發(fā)育低于正常胎兒。智商(IQ)低于人群均值2.0標準差(人群的IQ均值定為100,一個標準差的IQ值為15),一般IQ在70(或75)以下即為智力明顯低于平均水平。智力低下則是一般智力功能明顯低于同齡水平,同量伴有適應性行為缺陷的一組疾病。

  胎兒宮內窘迫對胎兒的傷害真的好大,所以媽媽們在產檢時一定要多注意寶寶的情況,保證自己和寶寶一切都正常!

  推薦閱讀:妊娠糖尿病對胎兒有什么影響

  推薦閱讀:胎兒入盆后要注意什么 注意飲食注意衛(wèi)生

相關熱詞搜索:

相關閱讀

發(fā)表評論
評論

熱門關注

  • 婚慶
  • 裝修
  • 培訓
  • 學車
  • 旅游

醫(yī)療健康

  • 資訊
  • 內科
  • 婦科
  • 外科
  • 男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