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查吧首頁 | 營養(yǎng)早餐專題深圳地圖 | 地圖找房
營養(yǎng)早餐專題

全國各地特色早餐食物有哪些(3)

2018-07-09 09:28  [查查吧]  來源:uabf.cn  

蘇州|奧灶面

“紅油爆魚面”,即為大名鼎鼎的奧灶面的代表作。奧灶面之貴首先在于紅油,選用當(dāng)年的新菜籽油,經(jīng)過熬煮煎氽爆魚后,使之原本色呈黃膘的菜籽油變成了鮮艷奪目的醬紅色,由于油中吸取魚體和醬汁蔥姜香,又保留了一定程度的菜籽香,所以和一般煮面之油相比,具有其獨特的鮮香。

其次就是充作面澆的爆魚,采用的是鮮靈活跳的出自于雙洋潭或是陽澄湖的肥嫩青魚,既不能大又不能小,五斤左右為準(zhǔn),若遇酷熱魚缺,寧可停供,也不用雜魚充數(shù)。宰殺時鮮魚不落地,保持清潔,下刀厚薄均勻。制作時,先將切好的魚片放入醬油、白糖、曲酒以及蔥姜香料配成的鹵汁中浸入味,然后再以旺火大鍋氽至棕黃色,嫩度適宜,兩次燴鍋,冰糖燴煮,陳釀取香,色澤棕紅,濃厚鮮香。

俗話說“演戲靠腔,廚師靠湯”,紅油爆魚面的湯水也即紅油湯,所用的物料均取自于活青魚的黏液、血鱗、鰓,加水投鍋煎煮后再與爆魚的油汁勾兌成紅湯,因而也有人稱奧灶面的總根是青魚。面條選用上好的精白粉,反復(fù)揉捏出韌性后,搟成面皮后再用利刃切成絕細(xì)的面條,面條的刀口處有細(xì)孔,以使鮮味得以滲透入面身。

雖說現(xiàn)在都用機器制面了,但老字號的奧灶面館中,都有專門的打面老師傅親自操刀,打出的面條依舊是根根雪白如銀絲,煮成撈入碗中,細(xì)膩滑爽,軟糯有勁,油不粘碗,絲毫不輸當(dāng)年的手工面。

除此之外,奧灶面的“燙”也是特色之一。面要燙,投鍋煮面時水大透足,少投勤撈,保持水清,撈出后直接入碗不在溫水中過;配制好的面湯始終放在鐵鑊中熱著,盛入碗中,貌似不見有熱氣,但吃進嘴里,一不留神就會燙著嘴,因為滾燙的紅油把面湯中的熱氣都壓住了。再加上碗燙和筷燙,五燙合一,這也是奧灶面的特色。

蘇州|糖粥

有一首童謠這樣唱著:“篤篤篤,賣糖粥”,糖粥的軟糯香甜能勾起對兒時的回憶。蘇州的糖粥是頗有名氣的,亦稱紅豆粥。加了赤砂糖的糯米粥盛入碗中,表面上紅色的豆沙,吃時拌勻,入口熱、甜、香、糯。做法非常精細(xì),要將紅豆和粥分開烹煮,等紅豆熬成了纏綿的豆沙,白米粒粒開花,先將粥盛碗,再澆豆沙,有“紅云蓋雪”之美,味道更是香甜滋潤。

上海|生煎包

生煎包是流行于上海的一種地方傳統(tǒng)小吃,可以說是土生土長的上海點心,據(jù)說已有上百年的歷史。由于上海人習(xí)慣稱“包子”為“饅頭”,因此在上海生煎包也被稱為生煎饅頭。成品面白,軟而松,肉餡鮮嫩,中有鹵汁,咬嚼時有芝麻及蔥香味,以出鍋熱吃為佳。人們對它的評價是:“皮薄不破又不焦,二分酵頭靠烘烤,鮮餡湯汁滿口來,底厚焦枯是敗品。”

上海|粢飯團

粢飯團,又稱作粢飯、蒸飯,用糯米加上各種配料做成的飯團,是上海人很愛吃的早餐之一。咸滋滋的肉醬裹在軟糯的糯米飯團里,脆脆的碎油條和香噴噴的肉松,一口咬下去,粢飯團香糯彈牙,鴨蛋咸鮮,秘制肉醬搭配油條的脆嚼起來有一股韌勁與甜香。

福州|鼎邊糊

鼎邊糊又稱鍋邊糊,與生煎包、油餅等配食,為當(dāng)?shù)卦琰c佳品,一直流傳到海南、臺灣等地。凡在福州生長或長期客居福州的人無不愛吃。鼎邊糊是用蜆子汁為湯,在鍋里燒開取其鮮味,再把磨好的米漿沿著鍋邊一圈澆過去,米漿在鍋邊燙成干皮后用鍋鏟刮到湯里,加芹菜、蔥、蝦皮、香菇等作佐料,燒開后起鍋就是一盆滾燙的“鍋邊糊”了。剛出鍋的鼎邊糊白脆薄潤,湯清不糊,食之細(xì)膩爽滑,清香可口。

廈門|沙茶面

在閩南,說到沙茶面幾乎無人不知,它不僅是清晨的那第一頓早餐,或是午時的飽腹,更是夜宵的必備,它的身影在漳州廈門這樣的城市無處不在。廈門是個較早對外開放的城市,人們的生活中有很多舶來品,沙茶就是一種。沙茶面的妙處,是在湯頭。采用新鮮的豬大骨、整只雞及魚頭等熬成鮮美醇厚的高湯,主料之一的沙茶是選用上等的蝦頭,經(jīng)拌鹽腌制兩個月以上,再磨細(xì),將蝦醬、蒜頭醬按先后順序加入沸油炸透,待冷卻后加入五香粉、咖哩粉、辣椒粉、芝麻等制成。

嘉興|粽子

《舌尖上的中國》上介紹到嘉興美食的時候,有一句特別經(jīng)典的配文:“以江南精致細(xì)膩生活方式著稱的嘉興人,踏實放心的一天,卻是從一個熱騰騰的肉粽子開始的”。浙江嘉興粽子歷史悠久聞名華夏,以糯而不糊,肥而不膩,香糯可口,咸甜適中而著稱。

舟山|海鮮面

舟山早餐中的湯面,原料可以是米面,也可以是普通面條,然而無論是那種面,豐富的澆頭總是必不可少的:鮮蝦、肉絲、鰻干、黃魚、咸菜等等一應(yīng)俱全。只因為舟山人靠海吃海,不管是那種組合的澆頭,湯面總是有著擋不住的咸鮮味道。

溫州|糯米飯

在溫州人的早晨,街頭小巷定會聽見叫賣著“甜飯?zhí)饾{、甜飯咸漿、咸飯?zhí)饾{、咸飯咸漿……”的吶喊聲,一份微甜而韌的糯米飯配上咸豆腐腦是必定的搭配。先給你打好飯,然后放上切碎的小塊油條碎末,再用勺子攪些肉末湯往上一澆,最后用綠色蔥花點綴。短短十幾秒鐘,一晚熱騰騰的糯米飯就完成上桌。它是溫州的一個特色早點,也是全溫州人早餐的首選。

寧波|面結(jié)面

說起寧波早飯,很多人一定以為是湯圓吧。其實在寧波人心里,最愛的是倉橋面結(jié)面!面結(jié)面一直是寧波老底子味道,它的存在是老一輩人的舌尖記憶。面結(jié)的比例非常考究,不大也不小,一口咬下去,味蕾開始與那入口即化的面結(jié)皮交融,滿口的鮮香軟嫩。接下去便是誘人的肉餡,與面皮完美的搭配,在舌尖上碰撞出美味的火花。

杭州|菜泡飯

菜泡飯是南方特有的稱謂,也是南方人常吃的早餐,通常是隔夜的冷飯加水稍加蒸煮而成,往泡飯里加肉加菜同煮的少些。一則泡飯做的時間短些,菜肉不易煮爛;二則口味上泡飯較之粥,終是性情剛烈些,能與之相諧的配料不多。一碗好泡飯,端出來要飯粒酥而不爛,米湯濃而不濁,“我中有你我非你,你中有我你非我”,各自保持自己的神形。湯淺黃且清,粒粒飯沉淀在鍋底,質(zhì)地緊繃結(jié)實。入口,湯水極淡的焦苦里和著稻米的清香,飯粒略韌有咬勁又有水的甘冽。

杭州|知味小籠

知味小籠是浙江杭州地區(qū)知味觀的傳統(tǒng)名吃。烹調(diào)時,選用發(fā)酵精白面粉作皮,用鮮肉,或鮮肉拌蝦仁,或雞肉拌火腿末作餡,在餡料中加入特肉皮凍,包好后放入特制小蒸籠用急火蒸制而成,分別稱為鮮肉小籠、蝦肉小籠、雞火小籠。這些包子汁多香鮮,皮薄滑韌,但口味各異。

云南|米線

米線是云南飲食文化的一個必不可少的經(jīng)典,云南人早晨起來吃碗米線,算是最最享受的!米線在云南也分的精細(xì),云南米線有兩種,酸漿米線和干漿米線。略去制作過程不說,酸漿米線筋骨好,滑爽回甜,有大米清香,為傳統(tǒng)制法,俗稱——粗米線。相對的細(xì)米線即干漿米線筋骨硬、咬口、線長。而口味上就更多了,過橋米線,小鍋米線,大鍋米線,鹵米線,豆花米線,涼米線,罐罐米線。當(dāng)然就早餐來說,一碗小鍋米線,總是大家的不二選擇。

重慶|重慶小面

狹義上,小面是指以蔥蒜醬醋辣椒調(diào)味的麻辣素面。而在老重慶的話語體系中,即使加入牛肉炸醬,排骨等豪華澆頭的面條也稱作小面,如:牛肉、肥腸、豌豆炸醬面等。重慶人對小面優(yōu)劣的評價的標(biāo)準(zhǔn),最主要是佐料,小面的佐料是其靈魂所在。

小面家族品種豐富,富于變化,形成個人定制口味。比如,要求店家“干熘”(少水干拌面)、“提黃”(面條偏生硬)、“加青”(多加蔬菜)、“重辣”(多加油辣子)等等。也可要求店家采用不同粗細(xì)、形狀的面身,如“細(xì)面”、“韭菜葉”、“寬面”一般店都有這三種面身。還可以要求店家增加或者減少某種特定調(diào)料,如:“少辣”、“重辣”、“不要蒜”等等。

重慶|酸辣粉

酸辣粉也是備受重慶人民喜愛的早餐,其特點是“麻、辣、鮮、香、酸且油而不膩”。 酸辣粉取材自當(dāng)?shù)厥止ぶ谱鞯募t薯粉,因味酸辣而得名,后來經(jīng)過西南各地不斷的演變和調(diào)制而正式走上街頭,成為各地的特色小吃。酸辣粉可以根據(jù)喜好添加配料,一般最常見加的還是黃豆、大頭菜等。

其中最重要的還是辣椒,這個辣椒是辣椒和多種食材加中草藥慢慢熬制而成的綜合的辣。辣有麻辣、酸辣、香辣、鮮辣、火辣五種。根據(jù)區(qū)域口味習(xí)慣和天然條件,以及制作方法和食材品性、制作調(diào)配出不同的辣度。為了保證這種辣的和諧,一般選用“子彈頭”(朝天椒)來調(diào)配辣度,再用“二荊條“(沒錯,是辣椒)和燈籠椒調(diào)配辣油的香,經(jīng)此調(diào)配,出來辣味才真正香辣可口,厚重香醇。

關(guān)于我們 媒體報道 廣告服務(wù) 誠聘英才 法律聲明 聯(lián)系我們
版權(quán)所有Copyright ?2008-2012 查查吧    粵ICP備08039977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