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主要內(nèi)容:讀中有所思。
二、訓練重點:邊讀邊想,領會文中關鍵詞句的含義和作用,理解文章所蘊涵的道理,養(yǎng)成良好的讀書習慣。
三、方法點睛:
有的同讀文章,讀一遍之后只知道文章寫了什么人或事、景,但是文中蘊含了什么樣的情感、道理卻不甚了解,文章的美妙之處也鮮有體會。由讀起來沒有多少收獲,時間長了,就失去了對閱讀的興趣。為什么會這樣呢?因為很多同在讀書的時候不會讀中有思。
讀文章的時候,要集中注意力,開動腦筋,多讀讀,多想想。怎么想呢?
第一,要養(yǎng)成一邊讀一邊想的習慣,讀文章的時候不僅要口誦,還要腦思,要多問幾個為什么。
第二,看到課題后可以想想自己想了解什么。比如讀到《一個小村莊的故事》,就要習慣性也想一想:這是一座什么樣的小村莊呢?小村莊發(fā)生了什么樣的故事?作者為什么要寫這個故事呢?然后帶著這些問題讀課文,就能比較好地理解課文內(nèi)容了。
第三,讀到文章中含義深刻或蘊含中心的句子,要多想一想。如:當我們讀到“什么都沒有了——所有靠斧頭得到的一切,包括那些鋒利的斧頭。”這句話時,要想想小村莊的人們以前都有什么?哪些是靠斧頭得來的?為什么要強調(diào)“包括那些鋒利的斧頭”呢?這樣我們就能對這句話有更深的理解了。
第四,要想想文中難以理解的詞語的意思。比如讀到《翠鳥》一課時,要想想“鮮艷”是什么意思。
第五,想想文中哪些地方寫得好。比如讀到《翠鳥》第三自然段時要想想這段話是怎樣寫出了翠鳥的動作快?習作者的表達方法。
這樣,邊讀邊想,能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文章。
四、拓展訓練
(一)
小明的爸爸是個動物學家,在動物園里擔任研究工作。一天晚上,爸爸帶小明來到動物園,只見一只狗正四只腳趴著睡在門口,耳朵緊貼在地面上。小明還沒有走近它,它就一下子跳了起來。這只狗認得爸爸,向爸爸搖了搖尾巴,又趴在地上睡了。
爸爸對小明說:“狗的耳朵很靈,它把耳朵貼在地上,就能聽見遠處的腳步聲。”
1.“靈”的意思是-----------------------------------。文中描寫“狗耳多很靈”的一句話
是---------------------------------------------------。
2.狗是怎樣睡覺的?
———————————————————————————————————————
3.為什么狗要把耳朵貼在地上?
———————————————————————————————————————
(二)
馬路邊,河岸上,不起眼的小草使大自然充滿生機。
春天,一陣微微的春風吹來,小草和剛睡醒的伙伴們跳起了歡快的舞蹈。他們一邊跳舞,一邊隨著春風生長。夏天,太陽把大地烤得火熱。人們來到草地上,往小草身上一坐,小草像一位慈愛的母親把人們抱在懷里,讓勞累的人們消除酷熱帶來的疲勞。她從不計較人們給與什么,寧愿為人們作出貢獻。秋天,一陣涼風吹來,她一下子變得面黃肌瘦。寒風把冬天請來了,小草的根深深地鉆進泥土里。等第二年春天來了,她又從土里鉆出來。真是“—————————————,—————————————。”
我愛小草,愛她強大的生命力和寬廣的胸懷。
1、在文中橫線上正確地填上一句詩。
2、文章按照------------、------------、--------------、------------的順序?qū)懶〔荨?/p>
3、從文中找出“嚴寒”的反義詞。
( )—— ( )
4、短文是圍繞“-----------------------------------------------------------” 來寫的。
5、哪句話說明小草胸懷寬廣?畫上“—— ”線。
2021-07-09
2021-07-08
2021-07-08
2021-07-08
2021-07-08
2021-07-08
2021-07-07
2021-07-07
2021-07-07
2021-07-07
2021-07-07
2021-07-06
2021-07-06
2021-07-06
工作態(tài)度怎么寫 具有穩(wěn)定的工作心態(tài)
2021-07-06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查查吧平臺系信息發(fā)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圖片涉及侵權行為,請發(fā)送郵件至85868317@qq.com舉報,一經(jīng)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