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毛丑尤 2016-06-02 15:48 [查查吧]:uabf.cn
免疫球蛋白是人們身體不可缺少的,很多人都不是很清楚免疫球蛋白的作用是什么,下面馬上為您介紹免疫球蛋白的作用和機制,認識健康生活常識。
免疫球蛋白的作用是什么?
一、IgG
IgG是再次體液免疫反應產生的主要Ig,在血清中含量最高,達600~1600mg/100ml,占血清Ig總量的75%~80%,不同個體間差異很大。IgG多為單體,分子量150kD,也有少量IgG以多聚體形式存在。IgG主要由脾臟和淋巴結中漿細胞合成,半壽期約23天。故用丙球作治療時,以相隔2~3周注射1次為宜。IgG在機體防御機制中發(fā)揮重要作用,因為它的含量高,分布廣,且較其它Ig更易透過毛細血管壁彌散到組織間隙中,發(fā)揮抗感染、中和毒素及調理作用。IgG在血漿和組織液中各占50%左右,故幾乎身體的任何組織及體液,包括腦脊液中都有IgG分布。IgG是唯一能通過胎盤的Ig,故對新生兒抗感染起重要作用。胎盤內IgG含量遠高于血清中。
IgG的Fc段可與中性粒細胞、單核細胞、巨噬細胞、K細胞等表面的Fc受體結合,從而發(fā)揮其調理作用及激活K細胞等對靶細胞的殺傷作用。某些亞類IgG的Fc段可固定于皮膚,引起Ⅰ型超敏反應,還能與葡萄球菌胞壁上的A蛋白(SPA)結合。
治療用的丙球中主要含IgG.從正常人血清中提取的IgG可有多種抗體活性,如抗甲肝、乙肝、麻疹、腮腺炎病毒、破傷風和白喉抗毒素等。也就是說,大多數抗菌性、抗病毒性抗體屬于IgG型抗體。此外,一些自身抗體,如全身性紅斑狼瘡患者的抗核抗體,抗甲狀腺球蛋白抗體,引起Ⅱ、Ⅲ型超敏反應的抗體以及封閉性抗體(促進腫瘤生長)也多屬IgG.
二、IgM
IgM是初次體液免疫反應早期階段產生的主要Ig.IgM不嗜細胞,但可結合補體。占正常血清Ig的10%左右,含量為60~200mg/100ml,產生部位主要在脾臟和淋巴結中,主要分布于血流中,抗全身感染的作用較強。
IgM是五類Ig中分子量最大者(900kD),5倍于IgG,又稱巨球蛋白。它是由五個IgM單體經J鏈連接而成,經二疏基乙醇處理,可分解為7S,分子量為160kD的亞單位,此IgM失去凝集活性。在檢測抗體時,可藉此將IgM與IgG或其他Ig相區(qū)別。理論上IgM的抗原性結合價是10價,但與大分子抗原結合時,由于受空間結構的限制,實際上只表現出5價有效。由于IgM有較多結合價,所以是高效能的抗微生物抗體,其殺菌、溶菌、溶血、促吞噬以及凝集作用比IgG高500~1000倍。人體若缺乏IgM可能導致致死性敗血癥,IgM也可中和毒素和病毒。IgM在感染早期即已產生,故檢查IgM抗體水平可用于傳染病學早期診斷。IgM是在個體發(fā)育過程中最早出現的抗體,胚胎晚期已能合成。新生兒臍帶血中若IgM水平升高,表示該兒曾有宮內感染。IgM可激活補體經典途徑,亦為引起Ⅱ、Ⅲ型超敏反應的抗體。在某些疾病,如Waldenstroem巨球蛋白血癥、全身性紅斑狼瘡等患者血清中有較高濃度的7SIgM,類風濕因子、冷凝集素、天然血型抗體等均為IgM.IgM有二個亞類(IgM1和IgM2),尚不清楚其功能有何差異。
三、IgA
IgA分血清型和分泌型。血清型IgA主要是由腸系膜淋巴組織中的漿細胞產生。血清中IgA含量約200~500mg/100ml,占血清Ig總量的10%~20%,大多(85%)為單體,只有少數以雙、三、四、五聚體形式存在。血清IgA中的IgA1約占80%,IgA2只占20%。SIgA是由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等處的粘膜固有層中的漿細胞產生,在漿細胞內已由J鏈(含胱氨酸較多的酸性蛋白)連接成雙聚體,然后分泌出來。當IgA通過粘膜或漿膜上皮細胞向外分泌時,與上皮細胞產生的分泌片連接成完整的SIgA,釋放到分泌液中,與上皮細胞緊密粘合在一起,分布在粘膜或漿膜表面。
人體各種分泌液所含Ig的組成有所不同:①內部的分泌液,如腦脊液、羊水、腹水、胸膜液等,其中IgG/IgA比值與血清內相似(6:1);②外分泌液,如初乳、唾液、淚液,以及呼吸道、消化道和泌尿生殖道粘膜表面的分泌液等,其中IgG/IgA比值一般都小于1,且不同的分泌液此比值各異,但在大多數外分泌液中,IgA在各類Ig中占絕對優(yōu)勢。
IgA具有抗菌、抗毒、抗病毒作用,對支原體和某些真菌可能也有作用。血清IgA具有多種抗體活性,如同種血凝素,抗胰島素,抗布氏菌,抗白喉毒素,抗脊髓灰質炎病毒抗體等。有人認為IgA與組織抗原或蛋白抗原具有特殊結合力,從而可消除進入循環(huán)中的此類抗原,防止這些抗原誘導的炎癥或自身免疫。已發(fā)現,若IgA缺乏,可伴有體內抗甲狀腺球蛋白、腎上腺組織、DNA等的自身抗體水平升高。
SIgA對機體局部免疫,如保護呼吸道、消化道粘膜有重要作用。SIgA合成功能低下的幼兒易患呼吸道或消化道感染;老年性支氣管炎也可能與呼吸道SIgA合成功能降低有關。由于外分泌液中SIgA含量多,又不易被一般蛋白酶破壞,故成為抗感染、抗過敏的一道重要的免疫“屏障”。
四、IgD
1965年Rowe等從一骨髓瘤病人血清中發(fā)現了IgD,但迄今對其結構和功能仍知之不多。IgD的一個重要特征是很不穩(wěn)定,若用胰酶消化2分鐘,即可完全降解成Fab和Fc碎片。在貯存和分醫(y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離過程中,IgD可因血漿中酶的作用而降解成碎片,稱為自發(fā)降解。其原因為IgD不如IgG那樣折疊致密,因而易被蛋白酶裂解。
IgD在血清中含量很少,正常人血清IgD濃度報道極不一致,從0.03~3mg/100ml不等,合成速度每日0.4μg/kg,在血管內代謝率為37%/d,半壽期與IgE近似(2.8天)。
IgD分子量170~200kD,不能通過胎盤。完整的IgD不論單體或聚合體均不能激活補體,但凝聚IgD的Fc碎片在高濃度時(0.5~1.0mg/ml)能激活補體旁路途徑。
血清IgD的功能尚不清楚。有報道IgD可能與某些超敏反應有關,如抗青霉素和牛奶過敏性抗體以及全身性紅斑狼瘡、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甲狀腺炎等自身免疫病中的自身抗體,有屬IgD者。尚未證明IgD有抗感染作用。
IgD是B細胞的重要表面標志。B細胞在由干細胞分化過程中,表面先出現SmIgM,后出現SmIgD.當B細胞上只表達SmIgM時,抗原刺激后易致耐受性;若SmIgM與SmIgD同時存在,則B細胞受體抗原刺激可被激活。故認為SmIgM是耐受性受體,SmIgD為激活受體。
五、IgE
IgE又稱反應素或親細胞抗體。正常人血清中含量極微,約0.01~0.9mg/100ml,且含量較穩(wěn)定,一般要用放射免疫法才能測出。超敏反應性疾病,如外源性哮喘、枯草熱、鼻炎、特發(fā)性皮炎等患者血清IgE含量波動很大。例如,花粉過敏患者在花粉季節(jié)血清IgE含量升高,花粉季節(jié)過后下降。在鼻液、支氣管分泌液、乳汁及尿液中可有IgE存在醫(y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其含量與血清IgE相似。蠕蟲、血吸蟲和旋毛蟲等寄生蟲病、某些真菌(白色念珠菌、曲霉菌等)感染和某些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后,可誘導IgE大量產生。原蟲感染一般不引起IgE含量升高(但阿米巴痢疾,特別是阿米巴肝膿腫時,能產生抗阿米巴的IgE抗體)。某些肝病和骨髓瘤時,IgE含量也異常升高。
IgE的產生部位與SIgA相似,由呼吸道(鼻、咽扁桃體和支氣管)和消化道粘膜固有層中的漿細胞產生,分布于這些部位的粘膜組織、外分泌液和血流內。這些部位正是過敏原的侵入門戶和過敏反應好發(fā)部位。
IgE是單體,分子量190kD,其重鏈較γ鏈多一個功能區(qū)(CH4),借此區(qū)與細胞結合。IgE耐熱性差,56℃4小時即失去結合能力,用二硫鍵的還原烷化作用也可使其喪失結合細胞能力。
IgE易與皮膚組織、肥大細胞、血液中的嗜堿性粒細胞和血管內皮細胞結合。這與它二硫鍵中含有較多的半胱胺酸和甲硫氨酸有關。IgE的FcR除表達于上述細胞外,還可見于B細胞和一部分T細胞、巨噬細胞表面,這在調節(jié)IgE抗體產生和防御感染上可能起重要作用。一般把肥大細胞、堿性粒細胞上的FcεR稱為FcεRⅠ型,在B細胞和T細胞上者稱FcεRⅡ型。
IgE是引起Ⅰ型超敏反應的主要抗體,因其Fc段特別容易與嗜堿性粒細胞和肥大細胞的FcεR結合,當二價以上抗原與細胞上IgE結合,可使IgE分子橋連,在Ca2+存在下,觸發(fā)細胞內生物活性物質釋放。IgE有無保護作用,尚無確切證明。其抗寄生蟲作用早有報道,如IgE可使嗜酸性粒細胞向局部游走,而且能介導ADCC作用,殺死蠕蟲。
圖說新聞
深圳大劇院古箏名家
何香凝美術館領異標
2021深圳(夏季)汽車展
2021年第71屆深圳西部
深圳多個旅游景點發(fā)
深圳哪里可以看海 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