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夜間高速行車注意事項有哪些

作者: ittzl  2017-02-27 16:46 [查查吧]:uabf.cn

   夜間行車因為視線受到了極大阻礙,所以極易發(fā)生交通安全事故,那2017夜間高速行車注意事項有哪些呢?下面一起來看看相關內(nèi)容。

  2017夜間高速行車注意事項有哪些

  1、高速路切記突然停車

  如果讓我給高速事故各種危險動作評危險程度,我首先會給高速公路突然停車放到首位,突然停車是最最危險的,沒有之一。

  如遇到突發(fā)交通事故必須在高速路上停車,一定要提前看后視鏡里有沒有別的車,特別是大貨車,一定要提前減速并打開雙閃提醒后車注意,給后方車輛留下充足的距離和時間減速。

  如果后方車輛總是按喇叭或者閃燈,相信我,他一定是剎不住車了,這時候你要做的不是停車而是往緊急車道里開,哪怕被拍違章、哪怕車輛蹭傷,保命最重要。

2017夜間高速行車注意事項有哪些

2017夜間高速行車注意事項有哪些

  2、不要迷信是“好車”就超速開車

  不要迷信自己開的是好車就可勁超速,看看各種事故報告吧,無論是寶馬還是保時捷,還是以安全為宣傳的沃爾沃,都有因為高速超速導致嚴重事故的案例。我們國家高速公路的最高限速是120km/h。另外,高速超速還會導致你的剎車距離大大提升,容易引發(fā)追尾等嚴重的交通事故。

  3、注意高速路的警示標示

  關注過高速公路路旁設計的警告標示,比如“此處是事故多發(fā)路段,請慢速行駛”,如果你看到路邊有這樣的標識,請一定要減速通過,千萬別拿自己的命開玩笑。

  4、超車時多用燈光提示,晚上合理使用燈光,特殊天氣使用對應的燈光

  白天準備提示前方車輛要超車,燈光比喇叭好使,燈光提示是最好的辦法。在晚上,高速行車更要注意燈光的使用,有一些高速路段沒有設計路燈,要合理使用遠光燈。另外,在雨雪霧這些特殊天氣條件下,我們在高速路上更要注意燈光的使用,示寬燈、霧燈、雙閃警示燈一個都不能少。

  5、出現(xiàn)事故后,趕緊撤到安全地帶

  高速公路出事故之后最忌諱的就是呆在原地不動。無論車輛發(fā)生多么嚴重的事故或者故障,你一個人無法解決的話那就請盡快離開事故車輛,并按照城市路面撤離到主路緊急行車帶;高速公路撤離到最外層綠化帶的方法等待事情的處理,防止二次事故的發(fā)生。

  6、緊記安全帶

  上車第一件事就是系安全帶,也提醒你的家人一定要系安全帶。

  7、注意跟車距離

  在高速上跟車最好不要跟大貨車,基本上上高速的大貨車都超載,超載讓剎車距離增加,這樣你跟在后面的話稍不留神就會追尾。此外,傳授一個老司機的獨門秘籍:如果前面的大貨車無端的變換車道,那一定是前面有情況了,這時候你也跟著大貨車的線路變換車道準能平安。道理很簡單,大貨車坐的高看的遠,你在他后面跟著視線本來就不好,但他發(fā)現(xiàn)情況后會保證自己的安全,所以大貨車突然變線走跟著沒錯,一定能保證安全。

  8、爆胎穩(wěn)住心情不要慌

  爆胎是威脅高速行車安全最大的阻礙,只要我們能按照限速駕駛,就算高速路行駛發(fā)生爆胎事故,也不是什么大事,但前提是千萬別慌,下面是發(fā)生爆胎事故時的處理辦法。

  (1)全程雙手握方向盤且一定不能打方向盤。

  (2)爆胎發(fā)生后絕對不能立刻全力剎車。

  (3)如果情況允許可控請抽出手,花0.5秒去開啟雙閃,完成后立刻繼續(xù)握緊方向盤。

  (4)觀察后視鏡很關鍵。

  (5)如果是高速路況下爆胎,車速低于100公里/小時后,再輕帶剎車減速。

  爆胎這事兒真的不常見,因此在他突如發(fā)生的時候人的反應是最重要的,沉住氣,按照我們上面說的辦法一定能控制住局面,相信我,你能HOLD住的。

  9、出行前檢查/行駛中按時檢查車況

  出行之前一定要檢查好車了的各項零件、輪胎、燈光、油液、雨刮器等等,特別是要長途高速行駛一定要特別給車做好檢查,尤其是輪胎,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修補。

  在高速路行駛超過2個小時人需要休息,調(diào)整狀態(tài),車同樣也需要調(diào)整狀態(tài),并且要檢查車輛的主要部位(如,輪胎、機油等),這樣才能保證你在下一段旅行的時候的行車安全。

  10、盡量不要夜間行車

  如果能不晚上趕路就盡量不要在高速上開,特別是交通樞紐級的高速路。高速公路晚上大貨車的數(shù)量要比白天多很多。大貨車司機往往白天不能好好休息,晚上開車很容易犯困打瞌睡,很多高速上大貨車的事故都是晚上或者凌晨發(fā)生的。

發(fā)表評論
評論

熱門關注

  • 婚慶
  • 裝修
  • 培訓
  • 學車
  • 旅游

醫(yī)療健康

  • 資訊
  • 內(nèi)科
  • 婦科
  • 外科
  • 男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