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
A.為政有能聲/盜悉竄他境/至夜戶不閉/嘗有使客亡橐中物移書/詰盜/公亮報/吾境不藏盜/殆從者之廋耳/索之/果然/
B.為政有能聲/盜悉竄他境/至夜戶不閉/嘗有使客亡橐中物/移書詰盜/公亮報/吾境不藏盜/殆從者之廋耳/索之/果然/
C.為政有能聲/盜悉竄/他境至夜戶不閉/嘗有使客亡橐中物移書/詰盜/公亮報/吾境不藏盜/殆從者之廋耳/索之/果然/
D.為政有能聲/盜悉竄/他境至夜戶不閉/嘗有使客亡橐中物/移書詰盜/公亮報/吾境不藏盜/殆從者之廋耳/索之/果然/
【答案】B
【考點定位】理解文中的句子。能力層級為理解B。
5.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首相指宰相中居于首位的人,與當今某些國家內(nèi)閣或政府首腦的含義并不相同。
B.建儲義為確定儲君,也即確定皇位的繼承人,我國古代通常采用嫡長子繼承制。
C.古代朝廷中分職設(shè)官,各有專司,所以可用“有司”來指稱朝廷中的各級官員。
D.契丹是古國名,后來改國號為遼,先后與五代和北宋并立,與中原常發(fā)生爭端。
【答案】 C
【解析】
試題分析:本題考查古代文化常識。涉及到古代官職設(shè)置(“首相”“有司”)皇位繼承制(“建儲”)少數(shù)民族(“契丹”)的歷史知識,這一命題形式拓展了積累的內(nèi)涵和外延
【考點定位】了解古代文化常識。能力層級為識記A。
6.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曾公亮初入仕途,為民興利除弊,他進士及第后任職會稽縣,當時湖水常常外溢,民田受害,他興修水利工程,將水引入曹娥江,民眾因此得益。
B.曾公亮久經(jīng)歷練,通曉典章制度。他熟知朝廷政務(wù),首相韓琦每每向他咨詢;密州有人偷盜民田產(chǎn)銀,他認為判處死刑過重,據(jù)理力爭,最終改判。
C.曾公亮防患未然,止息邊地事端。契丹違約在界河捕魚運鹽,他認為萌芽不禁終將釀成大禍,派使者偕同雄州趙滋前往調(diào)解,邊地雙方得以相安無事。
D.曾公亮老謀深算,暗中為子孫計。他為人深沉,思慮周密,曾舉薦王安石,安石受到寵信,他考慮子孫前程,不露痕跡地處處隨順安石,終于得到回報。
【答案】 C
【解析】
試題分析:本題考查學(xué)生分析篩選文中信息的能力。C項細節(jié)錯誤。
【考點定位】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tài)度。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
7.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
(1)錫宴不赴,是不虔君命也。人主有疾,而必使親臨,處之安乎?(5分)
譯文:
(2)蘇軾嘗從容責公亮不能救正,世譏其持祿固寵云。(5分)
譯文:
【答案】(1)賜宴不到場,這是對君主命令的不敬。君主有病,卻一定要他親臨宴會,做這樣的事能心安嗎?(計分點:錫,賜給;虔,恭敬;而,卻;之,這樣的事;句式,安乎,心安嗎?) (2)蘇軾曾從容地責備曾公亮不能糾正弊病,世人譏諷他保持祿位加固寵幸。(計分點:責,責備;救正,糾正弊病;世,當時的人;持祿固寵,保持祿位加固寵幸。)
【考點定位】理解并翻譯文中的句子。能力層級為理解B。
第1頁:現(xiàn)代文閱讀
第2頁:現(xiàn)代文閱讀答案及解析 第3頁:文言文閱讀答案及解析 第4頁:古代詩歌閱讀答案及解析第5頁:文學(xué)類文本閱讀第6頁:文學(xué)類閱讀答案及解析第7頁:實用類文本閱讀第8頁:實用類文本閱讀答案及解析第9頁:實用類文本閱讀答案及解析及作文2021-07-09
2021-07-08
2021-07-08
2021-07-08
2021-07-08
2021-07-08
2021-07-07
2021-07-07
2021-07-07
2021-07-07
2021-07-07
2021-07-06
2021-07-06
2021-07-06
工作態(tài)度怎么寫 具有穩(wěn)定的工作心態(tài)
2021-07-06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查查吧平臺系信息發(fā)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wù),不承擔相關(guān)法律責任。圖片涉及侵權(quán)行為,請發(fā)送郵件至85868317@qq.com舉報,一經(jīng)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