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精:少量攝入無害
“致癌黑榜”中的調味劑味精,被指其中的右旋麩氨酸能變成危害身體的自由基,攝入過多會導致缺鈣,對人體生殖系統(tǒng)不利。專家表示,味精主要成分是谷氨酸鈉,它可以小麥、大豆等蛋白質含量高的原料經水解法制得或以淀粉為原料經微生物發(fā)酵法生產,也可用甜菜、蜂蜜等通過合成制得,作為調味劑少量攝入無害,也沒有與癌癥直接相關的研究結果。如果實在不放心,可以用蘑菇、海鮮等含有天然鮮味劑的食品替代。
果汁:熱量與癌癥沒必然聯(lián)系
瓶裝果汁也進入了致癌食物榜單,網文給出的理由是其熱量比汽水還高。對比實驗驗證,檸檬汁、蘋果醋等果汁每百毫升熱量均低于30卡,只有橘子汁熱量超過100卡,高出碳酸飲料兩倍多。但專家表示,熱量與癌癥沒有必然聯(lián)系。
瓶裝果汁中最不可取的當屬果汁飲料,一般都會加入大量的糖、穩(wěn)定劑、甜味劑、酸味料、護色劑以及香料等多種添加劑,而且果汁里基本不含水果中的纖維素。因此,食用新鮮水果是營養(yǎng)學上最好的選擇。
腌菜:腌制2至10天風險高
腌菜如果食用不當致癌風險最大。幾乎所有的腌菜和醬菜都含亞硝酸鹽。亞硝酸鹽被吃到胃里后,在胃酸作用下與蛋白質分解產物二級胺反應生成亞硝胺。亞硝胺主要會引起食管癌、胃癌、肝癌和大腸癌等。
腌菜的腌制時間也與致癌性有密切聯(lián)系。當食物中加入鹽腌制后24小時至腌制后的10天內,亞硝酸鹽的含量是很高的,20天后亞硝酸鹽基本消失。盡量食用腌制24小時內或20天以上的腌菜。吃腌菜時最好同時吃點兒抑制亞硝胺形成的食物,如大蒜、茶和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
油條:每周食用別超1次
油條是市民餐桌上的“???rdquo;,被列入致癌“黑榜”是因為其傳統(tǒng)制作工藝中須添加明礬(化學名:十二水合硫酸鋁鉀)。此外,河粉、粉絲也屬于和油條性質相近的食物。鋁會在人體內累積,且很難排出,毒害大腦及神經細胞,嚴重的可導致老年癡呆癥。長期食用含鋁的食品有很大的致癌風險。
皮蛋:標注無鉛也含鉛
高秀芝介紹,現(xiàn)代工藝制作的“無鉛皮蛋”還是含鉛的,最好不要給孩子吃。鉛、銅含量高的皮蛋蛋殼表面的斑點會比較多,剝殼后也可看到蛋白部分顏色較黑綠或偶有黑點,不宜選購。鉛中毒時的表現(xiàn)為失眠、貧血、好動、智力減退等。根據(jù)研究,長期食用含鉛的食品也有很大的致癌風險。
2021-07-26
2021-07-26
2021-07-26
2021-07-26
2021-07-24
2021-07-24
2021-07-24
2021-07-24
2021-07-23
2021-07-23
深圳龍華區(qū)12-17歲學生新冠病毒疫苗接種規(guī)則
2021-07-23
南京一地調整為高風險地區(qū) 另有20個區(qū)域調整為
2021-07-23
2021-07-23
2021-07-23
2021-07-23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查查吧平臺系信息發(fā)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圖片涉及侵權行為,請發(fā)送郵件至85868317@qq.com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