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肛一般指直腸脫垂,直腸壁部分或全層向下移位,稱為直腸脫垂(rectal prolapse)。直腸壁部分下移,即直腸黏膜下移,稱黏膜脫垂或不完全脫垂,那么脫肛如何治療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脫肛癥狀
主要癥狀為有腫物自肛門脫出。初發(fā)時腫物較小,排便時脫出,便后自行復位。以后腫物脫出漸頻,體積增大,便后需用手托回肛門內(nèi),伴有排便不盡和下墜感。最后在咳嗽、用力甚至站立時亦可脫出。隨著脫垂加重,引起不同程度的肛門失禁,常有黏液流出,導致肛周皮膚濕疹、瘙癢。因直腸排空困難,常出現(xiàn)便秘,大便次數(shù)增多,呈羊糞樣。黏膜糜爛,破潰后有血液流出。
內(nèi)脫垂時癥狀不明顯,主要表現(xiàn)為排便不盡感、肛門阻塞感等直腸排空障礙一起的癥狀。栓劑插入肛門協(xié)助排便可使排便變得順暢。部分患者在排便時有下腹和腰骶部脹痛。病程較長者亦可引起不同程度的肛門失禁。
檢查時患者需下蹲后用力屏氣,使直腸脫出。部分脫垂可見圓形、紅色、表面光滑的腫物,黏膜皺襞呈放射狀;脫出長度一般不超過3厘米;指檢僅觸及兩層折疊的黏膜;若為完全性直腸脫垂,表面黏膜有“同心環(huán)”皺襞;脫出較長,脫出部分為兩層腸壁折疊,觸診較厚;當肛管并未脫垂時,肛門與脫出腸管之間有環(huán)狀深溝。
脫肛如何治療?
直腸脫垂的治療依年齡、嚴重程度的不同而不同,主要是消除直腸脫垂的誘發(fā)因素;幼兒直腸脫垂以保守治療為主;成人的黏膜脫垂多采用硬化劑注射治療;成人的完全性直腸脫垂則以手術治療為主。
1.一般治療
養(yǎng)成良好的排便習慣,應注意縮短排便時間,便后立即將脫出直腸復位,防止水腫、嵌頓。積極治療便秘、咳嗽等引起腹壓增高的疾病,以避免加重脫垂程度和手術治療后復發(fā)。可每天進行提肛運動鍛煉肛門括約肌功能,防止脫垂。
2.膠布貼合法
適用于幼兒早期直腸脫垂。將脫垂直腸復位后,做直腸指檢,將脫垂腸管推到括約肌上方,取俯臥位,用紗布卷堵住肛門,再將兩臀部靠攏,用膠布固定。
3.藥物治療
將硬化劑注射到脫垂部位的黏膜下層內(nèi),或骨盆直腸間隙與直腸后間隙,使黏膜與肌層,直腸與周圍組織產(chǎn)生無菌性炎癥,粘連固定。常用硬化劑為5%石炭酸植物油、5%鹽酸奎寧尿素水溶液。對兒童與老人療效尚好,成年人容易復發(fā),不適合Ⅲ度直腸脫垂的患者。
4.手術治療
成人完全性直腸脫垂的手術方法很多,各有優(yōu)缺點和不同的復發(fā)率。手術途徑有4種:經(jīng)腹部、經(jīng)會陰、經(jīng)腹會陰和經(jīng)骶部。前兩種途徑應用較多。
經(jīng)腹部手術中直腸懸吊固定術治療直腸脫垂療效肯定。術中游離直腸后,可通過多種方法將直腸、乙狀結(jié)腸固定在周圍組織上,主要為骶前兩側(cè)的組織上,注意勿損傷周圍神經(jīng)及骶前靜脈叢;可同時縫合松弛的盆底筋膜、肛提肌,切除冗長的乙狀結(jié)腸、直腸。
經(jīng)會陰手術操作安全,但復發(fā)率較高??蓪⒚摮龅闹蹦c甚至乙狀結(jié)腸自肛門直接切除縫合。直腸黏膜脫垂可采用痔環(huán)行切除術方法切除脫垂黏膜。年老、體質(zhì)虛弱者可簡單地行肛門環(huán)縮術,即用金屬線或滌綸帶在皮下環(huán)繞肛門,2~3個月后取出皮下埋置物,使肛門縮緊以阻止直腸脫垂。
2021-07-26
2021-07-26
2021-07-26
2021-07-26
2021-07-24
2021-07-24
2021-07-24
2021-07-24
2021-07-23
2021-07-23
深圳龍華區(qū)12-17歲學生新冠病毒疫苗接種規(guī)則
2021-07-23
南京一地調(diào)整為高風險地區(qū) 另有20個區(qū)域調(diào)整為
2021-07-23
2021-07-23
2021-07-23
2021-07-23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查查吧平臺系信息發(fā)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圖片涉及侵權行為,請發(fā)送郵件至85868317@qq.com舉報,一經(jīng)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