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已基本明確l型糖尿病是由免疫介導的胰島B細胞選擇性破壞所致。已證實在1型糖尿病發(fā)病前及其病程中,體內可檢測多種針對B細胞的自身抗體,如胰島細胞抗體(ICA)、胰島素抗體(IAA)、谷氨酸脫羧酶抗體(GAD抗體)和胰島素瘤相關蛋白抗體等。
1.胰島細胞抗體 Bottazzo等于1974年首先描寫了1型糖尿病患者中存在抗胰島細胞抗原的抗體,并可用免疫熒光進行檢測,此法除微小的修改外,一直沿用至今,近來亦可通過放射免疫和酶聯(lián)免疫對此類抗體進行檢查。臨床研究報告:一般普通非糖尿病人群ICA陽性率小于3%,而新診斷的1型糖尿病患者ICA陽性率為60%~90%。ICA分為胰島細胞質抗體和胰島細胞表面抗體。但胰島細胞表面抗體的檢查很少應用在臨床,因臨床很難獲得新鮮的胰島或胰島素瘤細胞標本,而胰島細胞質抗體檢查比較簡單并已標準化,因而在臨床廣泛使用。胰島細胞抗體的陽性率隨糖尿病病程的延長而降低,80%~90%的1型糖尿病患者體內胰島細胞質抗體在起病2年后消失;10%~15%的患者持續(xù)存在超過3年。在相似病程情況下,抗體陽性者常伴:①甲狀腺和胃的自身抗體;②其他自身免疫內分泌病;③有強烈的其他自身免疫病的家族史;④女性多見;⑤與HLA-DR3/B8強烈相關。但也有報告1型糖尿病起病后3年62%患者體內ICA陽性者,未發(fā)現(xiàn)上述的差異。
ICA在臨床1型糖尿病一級親屬中的檢出率明顯高于一般人群,且ICA的檢出與隨后臨床1型糖尿病的發(fā)生危險性增加相關,高滴度(如>80JDF單位)的預報價值明顯高于低滴度(如<20JDF單位),ICA持續(xù)陽性者發(fā)生1型糖尿病的危險性明顯高于一過性陽性者。前瞻性研究報告:ICAs滴度在4~9JDF單位和大于20JDF單位的1型糖尿病一級親屬中5年內分別約5%和35%需使用胰島素治療,而10年內依賴胰島素者達60%~79%,ICA持續(xù)高滴度陽性在1型糖尿病一級親屬中有較好的預報價值。但臨床研究亦發(fā)現(xiàn)少數(shù)高滴度ICAs者,胰島B細胞功能可持續(xù)數(shù)年保持穩(wěn)定,確切的機制尚不清楚?,F(xiàn)已有小范圍臨床報告應用免疫抑制劑和煙酰胺可明顯預防或延緩高滴度ICA陽性的非糖尿病一級親屬進展為臨床顯性1型糖尿病,大范圍臨床研究正在進行。另外,臨床亦可見在相當比例(10%~20%)的非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患者檢出ICA,此類患者最終有80%~85%在若干年后需要胰島素治療,而ICA陰性的患者僅有15%?,F(xiàn)認為伴ICA陽性的臨床非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實際上可能為“成人隱匿自身免疫糖尿病”(LADA,屬于1型糖尿病的范疇),先前曾被描述為“1.5型糖尿病”或“緩慢進展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SPIDDM)。另外,此類患者抗GAD亦常呈陽性。其特點:①起病年齡常>15歲;②以非肥胖非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起病;③病初可用飲食或口服降糖藥物控制治療;④常在1~4年內發(fā)生口服降糖藥物失效或對糖尿病酮癥易感而需依賴胰島素;⑤ICA陽性、抗GAD-Ab陽性、C肽水平低及HLA-DR3/4等。對于“LADA”患者目前比較一致的意見是早期使用胰島素治療以延緩其體內殘存胰島B細胞的破壞。
2.抗-GAD抗體 谷氨酸脫羧酶(glutamic acid decarboxylase,GAD)是抑制性神經遞質γ-氨基丁酸的生物合成酶,存在于人類和動物的腦與胰島組織內。近年來發(fā)現(xiàn)其有兩種異構體形式,相對分子量分別為65000(GAD65)和67000(GAD67),并顯示GAD與1型糖尿病患者胰島64000蛋白抗原有許多共同的理化特征。一些研究聯(lián)合鑒定表明,1型糖尿病患者體內與疾病有關的自身抗原之一64000蛋白就是GAD,GAD被認為是1型糖尿病自身免疫反應的主要自身抗原。GAD抗體(GAAs)的測定方法遠比抗-64000蛋白測定簡單實用,因而漸被臨床廣泛應用。其臨床價值與ICA相似,但其陽性率和特異性均較ICA高。在1型糖尿病一級親屬1型糖尿病臨床前期的個體中,GAAs陽性,而ICA和IAA有時陰性;在新診斷的1型糖尿病患者中GAAs陽性率為75%~90%,在病程長(3~10年)的1型糖尿病患者中陽性率仍可達60%~80%。GAA的檢測對1型糖尿病的診斷,尤其是對LADA早期識別有重要價值,并可在1型糖尿病的親屬中預測發(fā)生糖尿病的危險性。目前臨床用于GAA檢測的方法有免疫沉淀法、放射免疫法、酶聯(lián)免疫吸附法和免疫熒光法等多種方法。
3.胰島素自身抗體(IAAs) IAA,即可與胰島素相結合的自身抗體,可出現(xiàn)于未用外源性胰島素的1型糖尿病患者以及臨床前期患者中,新診斷的1型糖尿病患者IAA陽性率為40%~50%。現(xiàn)有的方法尚不能將IAA從胰島素治療所致的胰島素抗體中區(qū)別出來。同時,1型糖尿病診斷后,IAAs的自然史尚未被調查。IAA的產生可能是原發(fā)性的,來自于B淋巴細胞的異??寺。蛘邽橐葝uB細胞破壞后所致。胰島B細胞的損傷可能導致結構改變了的胰島素釋放,并被體內免疫系統(tǒng)當做異物;或者胰島素原或更早生物合成的前體在B細胞破壞時被釋放出來而作為抗原;有報道胰島素免疫反應活性(可能為胰島素原前體)存在于B細胞質膜上,另外,與胰島素無關的外來抗原分子的相似性亦可導致體內產生IAAs。像ICAs和GAAs一樣,IAAs在預報1型糖尿病中也是重要的。IAA滴度為預報1型糖尿病發(fā)病時間公式中的一部分,該公式考慮到高危人群的第一時相胰島素分泌,將發(fā)生1型糖尿病的時間(年)=1.5 0.03×靜脈葡萄糖耐量(1min時胰島素和3min時胰島素之和)-0.008×(IAA滴度),但尚需進行大系列前瞻性研究對此公式予以評價。年齡與IAAs呈負相關,IAAs常見于兒童中,且常呈高滴度。有認為IAAs出現(xiàn)在比較年輕非糖尿病個體中比出現(xiàn)在成人中更能反映胰島B細胞破壞較快和較快地進展至1型糖尿病。與1型糖尿病有關的IAA主要是IgG,偶見為IgM。IAAs一般可應用放射免疫和酶聯(lián)免疫吸附法測定。一些研究報告由放射免疫測定的IAAs可提高ICAs在1型糖尿病一級親屬及普通人群中預報隨后發(fā)生1型糖尿病的價值,而用酶聯(lián)免疫測定的IAAs似乎對1型糖尿病無預報價值。故國際糖尿病研討會認為只有液相放射免疫法評價與糖尿病相關的自身抗體較為實用。
4.IA-2和IA-2β及其抗體 IA-2(insulinoma associated protein 2)及其類似物IA-2β是繼GAD之后被確認的另兩個胰島細胞的自身抗原,兩者均具有蛋白酪氨酸磷酸酶催化功能域高度同源的保守區(qū)域,是受體型蛋白酪氨酸磷酸酶超家族中的新成員,但其去磷酸的催化活性至今未被證實,生理功能也不明確。
2021-07-26
2021-07-26
2021-07-26
2021-07-26
2021-07-24
2021-07-24
2021-07-24
2021-07-24
2021-07-23
2021-07-23
深圳龍華區(qū)12-17歲學生新冠病毒疫苗接種規(guī)則
2021-07-23
南京一地調整為高風險地區(qū) 另有20個區(qū)域調整為
2021-07-23
2021-07-23
2021-07-23
2021-07-23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查查吧平臺系信息發(fā)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圖片涉及侵權行為,請發(fā)送郵件至85868317@qq.com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