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躁癥的發(fā)病病因和發(fā)病機制有哪些
生物學因素
① 神經生化,精神藥理學研究和神經遞質代謝研究證實,患者存在中樞神經遞質代謝異常和相應受體功能改變。5-羥色胺(5-HT)功能活動缺乏可能是雙相障礙的基礎,是易患雙相障礙的素質標志;去甲腎上腺素(NE)功能活動降低可能與抑郁發(fā)作有關,去甲腎上腺素功能活動增強可能與躁狂發(fā)作有關;多巴胺(DA) 功能活動異常;γ-氨基丁酸(GABA)是中樞神經系統抑制性神經遞質,可能存在功能活動異常,因作用于此神經遞質的抗癲癇藥可以作為心境穩(wěn)定劑,有效治療躁狂癥和雙相障礙。②第二信使平衡失調,第二信使是細胞外信息與細胞內效應之間不可缺少的中介物;③神經內分泌功能失調,主要是下丘腦―垂體-腎上腺皮質軸和下丘腦―垂體―甲狀腺軸的功能失調。
遺傳學因素
家系調查發(fā)現,雙相I型障礙先證者的一級親屬中雙相障礙的發(fā)病率,較正常人的一級親屬中發(fā)病率高數倍,血緣關系越近,患病率越高。分子遺傳學方面,不少學者探討了與雙相障礙可能有關的標記基因,但尚無確切可重復驗證的結果,雙相障礙的易感基因尚需進一步研究。目前,有關雙相障礙遺傳方式傾向為多基因遺傳。
心理社會因素
不良的生活事件和環(huán)境應激事件可以誘發(fā)情感障礙的發(fā)作,如失業(yè)、失戀、家庭關系不好、長時期高度緊張的生活狀態(tài)等。遺傳因素在情感障礙發(fā)病中可能導致一種易感素質,而具有這種易感素質的人在一定的環(huán)境因素促發(fā)下發(fā)病。
2021-07-26
2021-07-26
2021-07-26
2021-07-26
2021-07-24
2021-07-24
2021-07-24
2021-07-24
2021-07-23
2021-07-23
深圳龍華區(qū)12-17歲學生新冠病毒疫苗接種規(guī)則
2021-07-23
南京一地調整為高風險地區(qū) 另有20個區(qū)域調整為
2021-07-23
2021-07-23
2021-07-23
2021-07-23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查查吧平臺系信息發(fā)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圖片涉及侵權行為,請發(fā)送郵件至85868317@qq.com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