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 專題 > 歡樂谷專題 > 旅游攻略 > 家庭教育需要父母聯(lián)手進行 父母必讀家庭教育方

家庭教育需要父母聯(lián)手進行 父母必讀家庭教育方

   這些年,整個社會對于家庭教育的重視程度不斷增高,由于公共教育設施往往采取大班教育,教師不能能兼顧到每一個孩子的特性。“夫妻的合作”在孩子的教育上顯得更為重要:父母首先要建立起一個攻守同盟,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上共同進退、互相補臺,唯有這樣才能使各自的優(yōu)勢得到充分發(fā)揮,讓家庭對孩子的影響最大化。下面是家庭教育需要父母聯(lián)手進行 父母必讀家庭教育方法,各位爸爸媽媽不妨仔細看看,肯定能對你有所幫助。

家庭教育需要父母聯(lián)手進行 父母必讀家庭教育方法

  同盟首要原則:“共親職”

  “爸爸媽媽都投入心力在孩子身上,兩個人都共同參與。”林如萍說,這其實是父母形成同盟的首要原則。

  有媒體報道,去年全國共有1346.9萬對男女依法辦理了結(jié)婚登記,同時還有350萬對男女依法辦理了離婚手續(xù),也就是說,如果有五對男女走入民政局,那么其中就可能有一對是要辦理離婚的。

  隨著離婚率的不斷增高,越來越多的孩子在單親家庭中長大,他們的成長不可避免地會受影響,“尤其是跟著充滿怨氣的媽媽長大的孩子就會更加痛苦,因為他們經(jīng)常聽到的是‘天底下最苦的就是你媽媽我,最不該的就是你爸爸他’。”林如萍說,這種孩子就是成年人婚姻的“替罪羔羊”,他們的內(nèi)心充滿痛苦。“大人的離婚是彼此不再往來,父母的離婚是孩子不可知的未來。”

  不過,人們也發(fā)現(xiàn)并不是所有單親家庭長大的孩子都會長成“問題少年”,也有一些父母雙全的家庭在孩子教育上很失敗。

  著名教育專家孫云曉曾經(jīng)說過,直接決定家庭教育效果的不是家庭的結(jié)構,而是家庭的功能。也就是說,家庭教育的成功與否,不在于父母雙方是否客觀存在,而在于家庭中是否有人發(fā)揮父親和母親的功能。所以孩子的父母如果在家庭教育方面不作為,其角色就“形同虛設”,可能直接導致家庭功能的喪失。

  對此,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董事長兼首席執(zhí)行官俞敏洪深有體會。俞敏洪的兒子出生在國外,每個寒暑假俞敏洪都會把愛人和孩子接回來,只要有時間他也會飛過去看他們,即使俞敏洪已經(jīng)努力增加他和孩子在一起的時間,“但是我仍然覺得我對孩子的行為幾乎無法產(chǎn)生任何影響。”俞敏洪說。

  去年,他把孩子接回到自己身邊,“我們每天都能在一起,雖然有時候時間很短,可能就只有10分鐘,聽他說說話,聊聊每天的感受。回來9個月了,我看到了明顯的變化。”俞敏洪發(fā)現(xiàn)兒子勇敢了、幽默了、開朗了。

  “父母對孩子首先要愛,要花時間陪著他。孩子跟父母在一起的時間是給孩子人生打底色的時間,如果是快樂的,孩子的將來就可能是光明的。”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研究員、著名學者周國平說。

  同盟重要原則:父母要保持一致

  父母雙方都在家庭中承擔了自己的角色,父母的攻守同盟就有了基礎,但是僅僅“各司其職”還不夠,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還要盡可能保持一致。

  雖然眾多教育專家都指出,提高家庭教育有效性的一個重要條件就是父母教育的一致性,但是,在現(xiàn)實生活中真正做到也并非易事。

  俞敏洪家曾經(jīng)發(fā)生這樣一件事。

  不久前俞夫人外出,俞敏洪要自己獨自帶兒子一兩個月的時間。俞敏洪決定用自己的方式來帶兒子,于是,他把兒子的學業(yè)壓力減輕了,用節(jié)省出來的時間帶著兒子爬山、參觀,去見一些新鮮的事情。

  俞夫人回來后檢查兒子的學習,當她看到兒子之前已經(jīng)學會的東西又不會了的時候?qū)τ崦艉檎f:“你怎么能把孩子帶成這樣?!”俞敏洪回答:“我是在培養(yǎng)孩子的終身競爭力。”

  “我說了之后她沒有再跟我爭論,但是,兒子每周的補課時間又增加了幾個小時。”俞敏洪說。

  俞敏洪的介紹可能有些說笑的成分,但是,這種現(xiàn)象在中國的家庭教育中確實十分常見。

  “在家庭教育上,華人社會很講究‘一個唱紅臉一個唱白臉’。”林如萍說。

  雖然這種“一個充當友善或令人喜愛的角色,一個充當嚴厲或令人討厭的角色”并不意味著兩人一定“唱反調(diào)”,但是也很難統(tǒng)一成一個“調(diào)”。

  林如萍教授用一個日常生活中常常出現(xiàn)的情況來解釋,夫妻怎么做才能叫“一致”:現(xiàn)在的天氣早晚溫差很大,要帶孩子出去散步時,一般媽媽會說:“寶寶來,穿上外套。”孩子嫌麻煩所以不穿。這時候爸爸也被弄煩了,說“天底下最怕冷的就是你媽。”“爸爸這時候的行為就是一種情緒性的不支持,”林如萍教授解釋,這是我們?nèi)粘I钪刑貏e常見的夫妻在教育孩子上的“不一致”。

  那么怎么做才是一致呢?“夫妻之間要互相支持,要相信對方的判斷。”林如萍說。

  還是剛才那種情形,“如果爸爸說一句‘穿上外套,天冷’,爸爸這個時候的行為叫‘重復’,就是對媽媽的一種支持。”林如萍解釋,如果爸爸這個時候還能繼續(xù)說,“我們要玩好一陣子,天黑了以后更涼”、“我們還要去吃飯,進了餐廳更涼,所以還是要穿上外套”……“這種回應是對媽媽指令的補充,也是一種支持行為。”林如萍說。

  不少專家表示,很多對成年人來說的日常生活瑣事,對于孩子來說并不簡單,因為他們在看父母的溝通方式,在揣摩父母之間的關系,同時也在學習如何與父母溝通。

  “中西研究都有共識,婚姻關系好,親子關系就容易更好。”林如萍說,如果兩個人能互相尊重、互相支持,那么就會是“兩人三腳”協(xié)調(diào)前進,否則就只能是“互相絆倒”了。

  同盟關鍵原則:做什么比說什么重要

  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學會保持意見一致,那么父母的教育就能形成合力。最關鍵的一點就是要盡可能選擇做那些正確的事了。因為形成合力的力量向正確的方向發(fā)展會事半功倍,如果向相反的方向發(fā)展也會效率很高。

  這時父母容易走入的一個誤區(qū)是:想得比做得更正確。

  比如,很多家長意識到閱讀對人的成長的重要性,林如萍說,如果父母愛讀書,那么當父母看書時,孩子會看到父母在閱讀當中時不時流露出來的笑容,看到父母閱讀時的分享,于是孩子就會去模仿,慢慢他會發(fā)現(xiàn)書里有小世界,進而感受這個大世界??墒侨绻皇琴I書,自己不讀要求孩子去讀,那么“書對于孩子來說是沉重的”。

  所以說,在教育孩子過程中父母做了什么遠比說了什么重要。

  “我們都說家長要跟孩子成為朋友,但是真正能成為朋友的并不多。”俞敏洪說,不是孩子不愿意,是他們知道有些話說出來以后,父母的反應會比較激烈。比如說如果一個十一二歲的小孩子跟父母說,他在學校里喜歡了某個異性,通常90%以上父母的反應都會很激烈。雖然父母在嘴上說要跟孩子做朋友,但是他們的行為已經(jīng)把這條路阻斷了。

  “現(xiàn)在一些大學里有一項新增的業(yè)務,郵寄臟衣服回家”,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說,很多人看了這樣的報道都批評大學生,“但是我們做過的一項調(diào)查顯示,不到10%的人告訴我,他們在中小學階段洗過襪子,絕大多數(shù)孩子偶爾做過一次飯。”熊丙奇說。

  我們在批評孩子的時候,其實首先應該想到的是很多要求孩子的事情我們并沒有做到,還有很多應該讓孩子自己動手的事情,被我們剝奪了。

  以上是家庭教育需要父母聯(lián)手進行 父母必讀家庭教育方法的全部內(nèi)容,相信各位家長通過上面的,已經(jīng)對如何進行家庭教育有了一定的心得,希望這篇經(jīng)驗對各位家長有所幫助。

免責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查查吧平臺系信息發(fā)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圖片涉及侵權行為,請發(fā)送郵件至85868317@qq.com舉報,一經(jīng)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返回查查吧首頁,查看更多>>
提示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查查吧平臺系信息發(fā)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圖片涉及侵權行為,請發(fā)送郵件至85868317@qq.com舉報,一經(jīng)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