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宅便能榮歸 小樓也能自足
大埔是出了名的客家民居的博物館,幾乎所有的客家民居式樣在這里都可以找到。整齊劃一地以一種緊湊、嚴實、封閉的格局表現(xiàn)出歷史上客家人獨特的生存環(huán)境,以及和諧、平和的生活方式。
一只“紅杏”出墻來
走遍大埔的阡陌小路,無論是深山中還是稻田內(nèi),到處是古樸莊重的宅院,大的小的,方的圓的,代表著大埔弟子多年漂泊在外的命運,可是無論哪種際遇都好,他們都會回來,巨宅便能榮歸,小樓也能自足。
大埔有這樣一座“小樓”——泰安樓。小樓不小,甚至可稱為“大埔第一樓”,但因為主人的祖上沒有做官,便有了建樓的一段曲折故事。泰安樓石制方形,干凈整潔,頗有點現(xiàn)代建筑的味道。整個樓四四方方,疏朗大方,至今保存完好,還有好些人家在此居住,一問,全都姓藍。整座樓熱鬧而不擁擠,三層巨大的方形樓房把主體平房環(huán)抱在中間,形成樓中有屋、屋外有樓的格局。雖然是這么多人雜居的大圍樓,但樓里卻比北京的大雜院要干凈得多。所有洗刷粗重的活兒均在天井完成,溝壑寬大,廁所設(shè)在樓外,這里頗有現(xiàn)代房屋的布局思想,廚房與住房隔開,右側(cè)天井有口水井,井水清澈可口,現(xiàn)仍可飲用。住客站在樓上,上可看云色變幻,下可觀家人動態(tài),靜下心來,似乎還可以聽得樓板間咚咚的腳步聲。
美麗的梯田
從泰安樓出門時不要忘記回頭一看,樓的大門非常獨特,遠看如虎頭,近看是一座雄偉的門樓,再細一看,這樓門并沒有出來,原來是鑲嵌在墻上的。原來藍姓祖先原來是做生意發(fā)家的,那時沒有功名不能建門樓,可是這難不到精明的他,他靈機一動,就在墻里建了一個,既沒有犯規(guī),又滿足了一點兒小小的虛榮心,這就是所謂的打擦邊球吧。隔著兩百多年的風(fēng)風(fēng)雨雨,仍可體會到昔日主人藍少垣的得意之情。
最讓人感動的,不是巨宅大屋,而是在大埔隨處可見的小亭子和小橋,這些小亭子都由人捐助,供路人停憩之用,在山路間,小路旁,一座座小亭子像一個又一個停頓號,顯示了古風(fēng)之中最溫柔淳厚的一面。烏鴉反哺,羊羔跪乳,無論你在這人世間有多么匆忙,多么繁瑣,多么矛盾,多么沉重,總有一些最簡單最純粹的東西在等待著你的回歸。
2022-04-01
2021-07-19
2021-07-19
2021-07-19
深圳龍華區(qū)2021年暑期體育公益培訓(xùn)活動報名入口
2021-07-19
2021第二屆龍崗喜劇節(jié)爆笑來襲(節(jié)目排期+購票方
2021-07-16
2021-07-16
2021-07-16
2021-07-16
2021-07-15
2021深圳寶安區(qū)城市規(guī)劃展覽館參觀時間及限流人
2021-07-15
2021-07-15
2021-07-15
2021-07-13
2021-07-13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查查吧平臺系信息發(fā)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wù),不承擔相關(guān)法律責(zé)任。圖片涉及侵權(quán)行為,請發(fā)送郵件至85868317@qq.com舉報,一經(jīng)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