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點簡介
南華寺座落在廣東省曲江縣馬壩東南7公里的曹溪之畔,距韶關市區(qū)24公里。是中國佛教著名古剎之一,是佛教禪宗六祖慧能弘揚“南宗禪法”的發(fā)祥地。南華寺初名寶林寺,建于南朝梁武帝天監(jiān)三年(504)。唐代敕名中興寺、法泉寺。宋開寶三年(970)賜額南華禪寺,沿用至今。因禪宗六祖慧能(亦作惠能)在此弘法,也稱六祖道場。
韶關南華寺寶林門
南華寺鎮(zhèn)山之寶流傳萬古的六祖真身像
南華寺最珍貴的文物,就是被僧人稱作鎮(zhèn)山之寶的六祖真身像了。六祖真身像供奉在紅墻綠瓦、古色古香的六祖殿內。坐像通高80厘米,六祖結跏趺坐,腿足盤結在袈裟內,雙手疊置腹前作入定狀。頭部端正,面向前方,雙目閉合,面形清瘦,嘴唇稍厚,顴骨較高。從塑像中可以看出這位飽經風霜的高僧多思善辨的才智和自悟得道的超然氣質。據(jù)廣東省考古學家徐恒彬、韶關市博物館和南華寺僧人考證和研究,這座六祖造像的確是以六祖慧能的肉身為基礎,用中國獨特的造像方法——夾苧法塑造的。
其法是:慧能圓寂前,身披袈裟,雙腿盤屈,打坐入定,不吃不喝,使體內營養(yǎng)和水分逐漸耗盡,最終坐化圓寂。然后將遺體放在兩個蓋密的大缸之中的木座上,座下有生石灰和木炭。座上有漏孔。經過相當時間后,內臟和遺體上的有機物腐爛流滴到生石灰上,不斷產生熱氣,水分被吸干,變成坐式肉身干體。然后進行塑造。先上香泥,其次加布,再以鐵葉、漆布固頸。由于方辨是慧能弟子,不止一次為慧能塑過像,對他的音容相貌、氣質神態(tài)有深刻的了解,因此這尊塑像很成功的反映出慧能超脫的氣質和高僧的形象,成為流傳萬古的真身像。
南華寺藏經閣 六祖真身像歷史
唐代宗時(762—779)下詔賜六祖真身像為“國寶”,令寺僧嚴格守護。唐憲宗元和十年(815)又詔謚“大鑒禪師”,安置六祖真身像的塔為“靈照之塔”。北宋初年,塔毀于戰(zhàn)火,而六祖真身像為守塔僧保護,毫發(fā)未損。宋太宗建“太平興國之塔”,安供六祖真身像。元朝政府兩次下圣旨,在南華寺內,“使臣不下榻,不得索取鋪馬,不得征收地稅,商稅,不得搶奪寺院所屬土地、河流、人畜、園林、碾磨、店舍”。
明成化十三年(1477),改木塔為磚塔,并造六祖殿,安置六祖真身像。因塔內和六祖殿供奉真身像之處地勢較高,比較干燥,加上歷代王朝特殊的禮遇和僧人精心的保護,使這尊塑像經歷了一千二百多年的滄桑而保存下來。今天,這尊凝聚著中華民族智慧的國寶不僅具有杰出的藝術價值和文物價值,而且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和科學價值。
2022-04-01
2021-07-19
2021-07-19
2021-07-19
2021-07-19
2021第二屆龍崗喜劇節(jié)爆笑來襲(節(jié)目排期+購票方
2021-07-16
2021-07-16
2021-07-16
2021-07-16
2021-07-15
2021深圳寶安區(qū)城市規(guī)劃展覽館參觀時間及限流人
2021-07-15
2021-07-15
2021-07-15
2021-07-13
2021-07-13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查查吧平臺系信息發(fā)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圖片涉及侵權行為,請發(fā)送郵件至85868317@qq.com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