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髓炎是牙髓病中發(fā)病率最高的一種疾病。牙髓炎多由細菌感染引起。主要感染途徑來自深齲,再由牙髓深入到根尖孔,擴散到根尖周圍組織,引起根尖周炎。因此預防齲齒和及早治療齲齒可防止牙髓炎和根尖周炎的發(fā)生。
牙髓炎的病因
1、感染:是牙髓炎的常見病因。感染可繼發(fā)于深齲和其它嚴重的牙體缺損。主要是細菌及其毒素通過牙本質小管或穿髓孔進入牙髓,造成牙髓組織炎癥。感染途徑有以下:
牙本質破壞:深齲——牙本質——牙髓
穿髓----備牙意外穿髓,畸形中央尖
隱裂——牙髓
磨損——牙本質——牙髓
牙周袋: 牙周病—根尖孔——牙髓 (逆行性牙髓炎)
血源性感染——牙髓炎
2、化學刺激:用藥不當(消毒藥物,充填材料)
3、物理因素:溫度,電流,機械創(chuàng)傷
4、創(chuàng)傷:咬牙合創(chuàng)傷,外傷牙折裂
牙髓炎的治療方法
牙髓炎引起疼痛是最明顯的特征,這種疼痛是自發(fā)性疼痛,陣發(fā)性加劇,呈間歇性發(fā)作,在無外界任何刺激的情況下,患牙發(fā)生劇烈疼痛,早期疼痛發(fā)作時間短,緩解時間較長,隨著病情發(fā)展,晚期則疼痛發(fā)作時間長,緩解時間較短,乃至最后無緩解期;夜間疼痛比白天重,特別是平臥時更顯著。真是“牙痛不是病,痛起來要人命”。
其實治療牙髓炎的方法較多,有活髓保存治療法(直接蓋髓術、間接蓋髓術、活髓切斷術等);還有感染牙髓治療法(開髓術、拔髓術、干髓術、冠髓切斷術等)。
直接蓋髓術:是用蓋髓劑直接覆蓋于牙髓的穿孔處,使局部形成修復性牙本質,穿髓孔得以封閉,達到保存牙髓活力的目的。適用于早期年輕恒牙牙髓炎或離替換期較遠的乳磨牙牙髓炎炎等。
間接蓋髓術:是用蓋髓劑覆蓋于牙髓充血或近髓的齲洞內,待癥狀緩解或消除后永久充填的一種方法。適用于早期可復性牙髓炎等。
活髓切斷術:是在嚴格消毒和無菌條件下將有炎癥的冠髓組織切除,用藥物覆蓋于根管口的牙髓斷面上,誘導修復性牙本質形成,封閉根管口,達到保存根髓的活力和功能。適用于年輕恒牙的早期或限于冠髓的牙髓炎等。
開髓術:是用高速牙鉆鉆開髓腔頂部,醫(yī)`學教育網(wǎng)搜集整理以減輕髓腔內的壓力,適用于牙髓炎劇烈牙痛時的應急處理。
拔髓術:是在開髓后牙髓無痛情況下用拔髓器械拔除全部感染牙髓的方法。
干髓術:是用藥物失活牙髓后,去除牙冠部的牙髓,再用藥物覆蓋根髓斷面,使根髓被藥物固定,并長期保持無菌狀態(tài),根尖孔逐漸閉鎖,根尖周組織得以維持正常功能,病牙得以保留。
根管充填術:是用藥物失活牙髓后,去除牙冠部及根部的牙髓,再用根管充填劑嚴密封閉根管的方法,是臨床上最常用的保留患牙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