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之間存在著很大的個體差異。父母只有認識到孩子的天性,了解到孩子獨有的特點,因材施教,才會少一些困惑,多一些明智;孩子也才會少一些挫折,多一些成功。
—俄國教育家 斯坦丁·烏申斯基
【個案點擊】
飛飛是個十分聰明的孩子,成績很好,尤其是數(shù)學,幾乎都是一聽就懂,在班里數(shù)學一直是第一名,還曾經(jīng)獲得市里數(shù)學單科競賽冠軍。當然,飛飛的也有不理想的地方,就是無論他多么努力,作文也總是寫不好。
飛飛的父母總拿飛飛的作文與他班里作文最好的那個同學相比,經(jīng)常批評飛飛沒有想象力,缺少語言組織能力等等。飛飛本來還想多看一些課外書,彌補自己的不足,提高作文的水平,但聽到爸媽多次批評自己之后,飛飛也開始承認自己沒有寫作能力了,并對作文開始厭惡。
【案例解析】
“孔子教人,各因其材”,這是宋代理學家朱熹總結的孔子教育學生的方法。古人就知道根據(jù)不同的人來施以不同的教育,以此獲得理想的效果。而現(xiàn)在有些父母對因材施教卻缺少深刻理解。他們想讓孩子出人頭地,希望孩子在今后的激烈競爭中取勝,但很多時候會如上例中飛飛的父母那樣,結果事與愿違。這其中的原因是家長沒有注重孩子的自然天性,不了解孩子的個性特點,沒有對孩子進行因材施教的結果。
同樣是孩子,在智力、稟賦、性格、心理等各個方面會存在著不同的特點。父母首先要了解孩子自身的特點,改變自己的教育觀念,順應孩子的自然天性,采取適合孩子自身特點的方式,因材施教,才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像上例中的飛飛的父母,不面對孩子自身的特點,對孩子要求過于完美,一味地拿孩子的不足與別的孩子的長處進行比較,這樣做不僅會傷了孩子的自尊,還使孩子失去了自信。這樣違反因材施教原則的行為,只會使事情越來越糟。
因材施教,切忌照搬運用別人教育孩子的成功模式。父母要根據(jù)自己孩子的特點給孩子定下合適的目標,提出合理的要求。別的孩子可能在某方面天賦很好,不需要父母怎么費心就會做出成績,而自己的孩子這方面能力比較差,就需要父母采取適合孩子自身的特點進行教育。如:不能因為別的孩子天生心態(tài)比較穩(wěn)定,遇到什么突發(fā)事件都能沉著應變,就同樣要求天生膽小、怕事的孩子也做到遇事不慌;不能因為別的孩子有爭強好勝的性格,因此用夸獎別人的方式來激發(fā)自己的孩子,要求本來怯懦自卑的他同樣富有競爭意識。這些做法的結果只會是事與愿違。
總之,父母不能像上例中飛飛的父母那樣忽視孩子的長處,拿孩子的短處與別人的長處比較,去進行盲目的教育。父母只有認真分析孩子的智力結構、興趣愛好、性格偏向等,采取適合孩子特點的教育方式,才能使孩子發(fā)揮出自己的特長,逐漸改善先天的不足,協(xié)調健康地成長。
【建議父母的方法】
很多父母花費了很多心血教育孩子,卻沒有收到預期的效果,因而感覺很困惑,其實這正是他們沒有根據(jù)孩子的特點,采取適合的方式進行因材施教的結果。
方法一:發(fā)現(xiàn)和發(fā)揮孩子的長處
方法例示
小山是個五年級的學生,被同學稱為“四肢發(fā)達,頭腦簡單”。他的各項體育成績在班里都是第一,而學習成績卻總是一塌糊涂。在如今分數(shù)就是一切的觀念下,小山的父母卻不這樣看待,他們認為體育好的孩子同樣有出息,所以,他們總是鼓勵小山發(fā)展體育強項,讓孩子把長處盡量發(fā)揮出來。
一次,在小山參加學校運動會,報名的各項比賽又都拿第一時,父母鼓勵他努力鍛煉,以后考一個體校,將來進國家隊,參加奧運會比賽。小山知道自己天生腦子不太靈活,因此有些自卑。父母激勵的話語增加了小山的信心。他不再有自卑的心理,每天充滿著希望去刻苦鍛煉,果然在小山上初二時,由于長跑成績突出,被直接選入了省體校。
操作提示
父母首先要了解孩子的長處,鼓勵孩子發(fā)揮自己的優(yōu)勢,不管這個優(yōu)勢在一般的觀念中是不是具有很大的價值。哪怕別人都不抱希望,父母也應該鼓勵孩子。只要孩子具備他人沒有的強項,孩子就具有了他人無法可比的核心競爭力。
方法二:不拿孩子的弱點跟他人比較
方法例示
胡大勇今年9歲,是個體弱多病的男孩。他不但個子小,膽子也很小。胡大勇鄰居家的小濤與他同歲,卻是個十分勇敢的男孩。
有一次,胡大勇又被別的孩子欺負了,哭著跑回了家,媽媽看見了又心疼又氣憤,就訓斥大勇道:“受了欺負你就知道哭,哭頂個屁用?看人家小濤,跟誰打架都不怕,都能占上風。你真是個窩囊廢!”媽媽總拿大勇的膽小和小濤的勇敢比較,這讓大勇很傷心,他哭著跑到了爺爺那兒,再也不愿意回自己家了。
操作提示
每個孩子都有天生的弱點,父母面對孩子的短處時應該倍加小心,用孩子易于接受的方式逐漸改善孩子的不足之處。不能總拿孩子的弱點與別的孩子長處相比較,這樣孩子不但會感覺到自卑,還會對自己失去信心,也將影響父母與孩子之間的關系。
方法三:根據(jù)孩子性格選擇教育方式
方法例示
小明是個聰明的孩子,但他天生敏感,動不動就傷心落淚。小明的父母知道不能對兒子采取嚴厲批評的教育方式。一次,小明因粗心造成丟分,父母十分痛心,卻沒有指責他,而是心平氣和地拿出卷子,幫小明一起找原因,并且勸告他以后考試時要細心,做完后要認真檢查。還告訴他勝不驕,敗不餒的道理,講述有關的人物故事。小明在爸媽因材施教方式的培養(yǎng)下,愉快地吸收著知識,開心地學習著做人的道理。
操作提示
有的孩子敏感多疑,有的孩子爭強好勝,有的孩子懦弱退縮,有的孩子勇敢堅強等,父母應該根據(jù)孩子自身的性格特點,采取相應的教育方式,使孩子能夠愉快地接受,這樣才會獲得更好的教育效果。
方法四:不生搬硬套別人的教子方式
方法例示
當當成績一般,他的父母最初比較注意監(jiān)督孩子的學習,后來聽了很多家長的教子經(jīng)驗,說不用管孩子,而孩子的成績依然很好,還說孩子如果天生是學習的料,大人根本不用費心管教等。于是,當當?shù)母改笇λ膶W習開始抓得松了,當當?shù)某煽儾痪没氯ズ芏唷?/p>
當當?shù)母改高@才認識到此法運用在自己孩子身上不適合。為了提高孩子的成績,他們又開始緊抓當當?shù)膶W習,一有空就陪著當當學習,幫助他解決學習中遇到的問題,而當當?shù)某煽儾痪糜痔嵘松蟻怼?/p>
操作提示
只有根據(jù)孩子自身的特點,依據(jù)孩子的實際情況,采取恰當?shù)慕逃绞?,孩子才會不斷進步。而聽信別人對孩子的教育經(jīng)驗,生搬硬套別人的教育方式,常常達不到同樣的效果。
方法五:不提超過孩子身心發(fā)展的要求
方法例示
張欣冉的父母高興地來學校參加家長學生聯(lián)歡會,希望看到他們的女兒在舞臺上的表演。但他們不僅在臺上沒有看見女兒,臺下也沒有找到。原來,張欣冉的父母去年參加了家長與學生的聯(lián)歡會后,看到同學們出色的文藝表演節(jié)目,感覺很好,于是要求女兒也要進行這方面的訓練,還告訴女兒說下次聯(lián)歡會上,張欣冉一定也要表演節(jié)目。
在文藝方面沒有天賦的張欣冉,不管如何訓練都找不到感覺。而且父母為了讓她拿名次,訓練了她一套對成人來說都算的上高難度的舞蹈。她害怕表演時會出丑,所以就沒有參加節(jié)目演出的報名。為了躲避父母,她放棄了參加聯(lián)歡會,偷偷地跑回了家。
操作提示
不同階段的身心發(fā)展都有各自的規(guī)律和特點。孩子天賦各有不同,父母不能因為自己感覺而強求孩子按自己的要求去做,這樣不但會使孩子心理增加負擔,而且收不到理想的教育效果。
2021-07-09
2021-07-08
2021-07-08
2021-07-08
2021-07-08
2021-07-08
2021-07-07
2021-07-07
2021-07-07
2021-07-07
2021-07-07
2021-07-06
2021-07-06
2021-07-06
工作態(tài)度怎么寫 具有穩(wěn)定的工作心態(tài)
2021-07-06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查查吧平臺系信息發(fā)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圖片涉及侵權行為,請發(fā)送郵件至85868317@qq.com舉報,一經(jīng)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