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氿歌》歌詞解析
土生木釀水中火
(酒釀自谷物,是木(植物),而木生于土中;(這里不是指五行,五行為水生木,即土中生長出的植物)
酒味辛辣灼人,是火溶于水。(燒酒過程把火氣浸入水中)
酒有“水中火”的別稱,中醫(yī)上講,白酒性溫熱,但是酒的確是液體,是“水”。呂洞賓有一首絕句曾提到:“莫怪瑤池消息稀,只緣塵事隔天機。若人尋得水中火,有一黃童上太微。”
金樽玉液小乾坤
金樽:金酒杯。接上句,金木水火土,五行齊。玉液:酒的別稱
小乾坤:化用“壺小乾坤大,杯中日月長。”一句,該詩并無確切出處,一說是來自《增廣賢文》,一說是瀘州老窖的碑文。
文癡武客三點血
化用了杜康造酒的傳說,詞中“文、癡、武”分別對應了傳說中的文客、瘋子、將軍
古人以這三種人來比喻醉酒的三個狀態(tài):未醉時斯文禮貌,微醺時侃侃而談,舞文弄墨,神似文客;喝多一點就是“酒壯慫人膽”,敢做一些平時不敢做的事,舞刀弄槍兇神惡煞形同戰(zhàn)場上的將軍;醉的不行時神志不清,像個瘋子一樣開始發(fā)酒瘋。
傳聞酒是將糧食精華,加上酉時滴到那液體里的三滴血,釀造九天九夜。故此種飲料寫作酒,讀作九。釀酒者取血時遇到文人一位,武士一位,傻子一位。喝得少時文人血發(fā)揮,人們斯文詩興大發(fā)。再喝多時武士血發(fā)揮,人們豪氣沖天膽氣大。再喝多傻子血發(fā)揮,人們胡言亂語發(fā)癲瘋。
作者ilem找到最早的資料是一段相聲《酒的研究》,不知是不是有古資料依存,但這段故事魅力非常。
江湖相見半盞春
“春”也是酒的別稱之一。唐時稱酒為“春”,因飲酒后臉頰紅潤,滿面春色。在《詩經·豳風·七月》中有“十月獲稻,為此春酒,以介眉壽”的詩句。詩人們也常以“春”為酒的代稱。杜甫在《撥悶》詩中寫道,“聞道云安曲米春,才傾一盞即醺人”。蘇軾在《洞庭春色》詩中寫道,“今年洞庭春,玉色疑非酒”。
一白忘憂再消愁
“白”又指專用來罰酒的大杯。浮一大白,最早指罰一大杯,后指滿飲一大杯
漢.劉向《說苑·善說》:“魏文侯與大夫飲酒,使公乘不仁為觴政,曰:‘飲不釂者,浮以大白。’ ”原意為罰飲一滿杯酒,后亦稱滿飲或暢飲酒為“浮白”。
三碗同天競風流
沒什么特別的梗;有人理解為三國劉關張?zhí)覉@三結義,或天龍八部喬峰段譽虛竹三結義,皆可。
(“再”是“二”的意思,聯系這兩句,“一碗酒讓人忘憂,兩碗酒消除憂愁,第三碗下肚仿佛便與天比肩了”)
浮云蒼狗爛柯泥
浮云蒼狗,世事變化無常。爛柯泥,世間滄桑巨變。
浮云蒼狗:即成語“白云蒼狗”,又作“白衣蒼狗”,指浮云像白衣裳,頃刻又變得像灰色的狗,比喻世事變幻無常。出處:杜甫《可嘆》:“天上浮云似白衣,斯須變幻為蒼狗;古往今來共一時,人生萬事無不有!”
爛柯泥:化用爛柯的典故,意思是指歲月流逝,人事變遷。出自圍棋著名典故,語出南朝梁任昉《述異記》。有個叫王質的人上山砍柴,看到有幾位童子有的在下棋,有的在唱歌,他就到近前去聽。童子把一個形狀像棗核一樣的東西給王質,他吃了竟然不覺得饑餓了。他看了一會兒童子下棋,一人對他說:"你為什么還不走呢?"王質這才想起來,當他看自己的斧子時,發(fā)現木頭的斧柄已經完全腐爛了。等他回到人間,才發(fā)現已經過去了幾百年,與他同時代的人都已經沒有了。
這一句大概就是感嘆時光不管怎么變遷都離不開酒。
唯此醪糟誠不欺
醪(lao)糟:醪糟是一種米酒,又叫酒釀,甜酒,酸酒,舊時叫“醴”。接上句意為,世間滄桑變幻,只有碗頭的酒才是真實可信的。
花槍風雪挑葫蘆
典出《水滸傳》林教頭風雪山神廟,葫蘆里裝的是酒。
哨棒過崗打猛虎
典出《水滸傳》景陽岡武松打虎
謫仙對影撈玉蟾
謫仙:意為貶下凡間的仙人,謫指貶謫,詩仙李白因才華橫溢,有“謫仙”這一美稱
對影:出自李白《月下獨酌 其一》:“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玉蟾:指月亮
詩圣放歌擊浪還
詩圣:指杜甫。放歌、擊浪還:杜甫詩《聞官軍收河南河北》作于唐代宗廣德元年(763年)春。當年正月史朝義自縊,安史之亂結束。杜甫聽到這消息,不禁驚喜欲狂,手舞足蹈,沖口唱出這首七律。
詩的最后兩句寫:“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xiāng)。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 放歌、縱酒、擊浪、還鄉(xiāng)便都有了。
大甕一揚傾江海
微博上有人發(fā)起以酒換詩的活動,起句借了韋應物《簡盧陟》尾聯“我有一瓢酒,可以慰風塵”,化用為“我有一壺酒,足以慰風塵”。
熱度最高的一句回答是:“我有一壺酒,足以慰風塵,盡傾江海里,贈飲天下人。”有人分析了這句回答最受追捧的原因:有了足以慰風塵的酒,最先想到不是自己,而是贈飲天下蒼生,以慰天下風塵,頗有古時俠士氣度。
(也可認為是霍去病與將士同飲御酒)。
飲日吞月胸中來
典出游戲《仙劍奇?zhèn)b傳》,是《仙劍奇?zhèn)b傳》中人物酒劍仙(司徒鐘)的主題詩詞之一
劇情詩詞:山神廟辭別時:
“一飲盡江河,再飲吞日月,千杯醉不倒,唯我酒劍仙。”
大夢一場三千載
陸游有詩《江樓吹笛飲酒大醉中作》云:“一飲五百年,一醉三千秋。”
陸游在醉中想象自己上天入地,與仙人共飲同游。在這種超凡出世的奇想的背后,所抒寫的卻是他在現實生活中屢遭挫折、不得展其大志的深深苦悶和想沖破羈絆的內心呼喚。
悲喜穿腸莫掛懷
典出《濟公李修緣》道濟禪師(濟公活佛):
“酒肉穿腸過 ,佛祖心中留。”
大風翕張浪形骸
化典有二:
典一。劉邦《大風歌》:“大風起兮云飛揚。”
漢高祖十二年(前196年)十月,淮南王英布起兵反漢;由于其英勇善戰(zhàn),軍勢甚盛,劉邦不得不親自出征。后他擊敗了英布,在得勝還軍途中,劉邦順路回了一次自己的故鄉(xiāng)——沛縣(今屬江蘇省徐州),把昔日的朋友、尊長召來,共同歡飲十數日。一天酒酣,劉邦一面擊筑、一面唱地即興創(chuàng)作了這首《大風歌》。
典二。王羲之《蘭亭集序》:“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疏狂放歌死便埋
柳永《蝶戀花》:“擬把疏狂圖一醉。對酒當歌,強樂還無味。”氣氛上略顯悲涼了點,但酒過三巡總要有點悲荒氣。
死便埋典出“荷鍤任埋”,晉劉伶“常乘鹿車,攜一壺酒,使人荷鍤而隨之,謂曰:“死便埋我”,鍤是鋤頭。
大瘋一趟兩相忘
晁端佐《醉眠亭》:“是非窮達兩相忘”
不知東方天既白
典出蘇軾《前 赤壁賦》:“客喜而笑,洗盞更酌。肴核既盡,杯盤狼籍。相與枕藉乎舟中,不知東方之既白。”這是喝完了的狀態(tài)。
(VOCALOID版間奏也“暗藏玄機”)
請試黃湯(黃湯指酒,雖然多貶義)
除憂來樂
(漢《易林》:酒為歡伯,除憂來樂)
羲之流觴筆抒懷
典出王羲之《蘭亭集序》中“流觴曲水”一活動
集會上的吟詩方法就是著名的“流觴曲水”:用漆制的酒杯盛酒,放入彎曲的水道中任其飄流,杯停在某人面前,某人就引杯飲酒并賦詩一首。這是古人一種勸酒取樂的方式。
瑯琊太守傴僂來
典出歐陽修《醉翁亭記》,化用“……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瑯琊也。”“傴僂提攜,往來而不絕者,滁人游也。”(傴僂:彎腰曲背)“太守年最高,自號醉翁”
關公壯行斬華雄
典出《三國演義》“溫酒斬華(huà)雄”
當時,以袁紹、曹操等人組成的關東十八路諸侯共同討伐董卓,然而前鋒孫堅在進軍汜水關時被華雄擊敗,幾任大將更是接連被華雄斬殺,華雄不可一世,此時尚為劉備弓手的關羽主動請纓前去戰(zhàn)華雄,卻被袁術袁紹質疑。曹操制止眾人并令人為關羽溫酒一盞,但關羽卻表示:酒先放下,我去去就來。隨后關羽出帳提刀,飛身上馬。隨后眾人聽見關外喊聲鼓聲如同天崩地裂,正驚訝著想讓人去打探,關羽已經騎著馬回來,把手里華雄的頭扔在地上了,此時“其酒尚溫”——剛剛給他熱的酒還沒涼。
(根據《三國志》,斬殺華雄的并非關羽,而是孫堅,畢竟《三國演義》有演義成分,實際應以正史為準)
悟空借膽鬧天宮
大鬧天宮的情節(jié)分為兩段,第一段孫悟空首次被招安后當了弼馬溫,當得知自己的官職大小后惱怒打下界去;第二段發(fā)生在蟠桃會時期,當時孫悟空接管蟠桃園,監(jiān)守自盜偷了不少仙桃。后來七仙女因蟠桃會來摘仙桃,孫悟空得知蟠桃會未邀請他,憤憤不平,于是定住七仙女偷跑去蟠桃會。路上還騙開了早到的赤腳大仙,變成他的模樣混進宴會。孫悟空到的早,宴會上除了打雜的尚無一人,他便施個咒讓打雜的人入睡,自己把瓊漿玉液八珍百味盡數偷吃了。仙酒喝多了,孫悟空迷迷糊糊的迷路到太上老君處,又把太上老君攢的仙丹一口氣吃光。酒醒之后孫悟空發(fā)現自己闖下大禍:先偷桃,后偷酒,攪亂了蟠桃大會,又竊了老君仙丹,實在沒有彌補的可能,干脆跑回花果山。
這里的“借膽”就是借了酒膽,但借膽后實際并沒有歌詞中說的“鬧天宮”,鬧天宮發(fā)生在第一段,是惱羞成怒的“鬧”,孫悟空借酒壯膽后僅僅是把老君仙丹吃光后跑路,并沒做什么更嚴重的事。
以上就是關于大氿歌歌詞全文及歌詞解析的詳細信息,希望能對您有所幫助。
推薦閱讀:
2021-07-09
2021-07-08
2021-07-08
2021-07-08
2021-07-08
2021-07-08
2021-07-07
2021-07-07
2021-07-07
2021-07-07
2021-07-07
2021-07-06
2021-07-06
2021-07-06
工作態(tài)度怎么寫 具有穩(wěn)定的工作心態(tài)
2021-07-06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查查吧平臺系信息發(fā)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圖片涉及侵權行為,請發(fā)送郵件至85868317@qq.com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