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 健康疾病 > 中藥大全 > 補陰的中藥有哪些 補陰藥介紹(2)

補陰的中藥有哪些 補陰藥介紹(2)

  5、枸杞子

  【性味歸經(jīng)】性平,味甘。歸肝經(jīng)、腎經(jīng)。

  【功效與作用】滋補肝腎、益精明目。屬補虛藥下屬分類的補陰藥。

  【臨床應用】用量6~12克,水煎服;或入丸、散、膏、酒劑。用治虛勞精虧、腰膝酸痛、眩暈耳鳴、內(nèi)熱消渴、血虛萎黃、目昏不明。

  6、女貞子

  【性味歸經(jīng)】性涼,味甘、苦。歸肝經(jīng)、腎經(jīng)。

  【功效與作用】滋補肝腎、明目烏發(fā)。屬補虛藥分類下的補陰藥。

  【臨床應用】用量6~12克,煎湯內(nèi)服;或入丸劑;外用:適量,敷膏點眼。用治肝腎陰虛而致耳鳴、耳聾、頭暈、腰膝酸軟、須發(fā)早白等。

  7、黃精

  【性味歸經(jīng)】性平,味甘。歸肺經(jīng)、脾經(jīng)、腎經(jīng)。

  【功效與作用】補氣養(yǎng)陰、健脾、潤肺、益腎。屬補虛藥下分類的補陰藥。

  【臨床應用】用量9~15克,煎服。用治脾胃虛弱、體倦乏力、口干食少、肺虛燥咳、精血不足、內(nèi)熱消渴。

  8、南沙參

  【性味歸經(jīng)】性微寒,味甘。歸肺經(jīng)、胃經(jīng)。

  【功效與作用】養(yǎng)陰清肺、益胃生津、化痰、益氣。屬補虛藥下屬分類的補陰藥。

  【臨床應用】用量9~15克,水煎服,或入丸、散。治療肺熱燥咳,陰虛勞嗽,干咳痰黏,胃陰不足,食少嘔吐,氣陰不足,煩熱口干。

  9、麥冬

  【性味歸經(jīng)】性微寒,味甘、微苦。歸心經(jīng)、肺經(jīng)、胃經(jīng)。

  【功效與作用】養(yǎng)陰生津、潤肺清心。屬補虛藥下分類的補陰藥。

  【臨床應用】用量6~12克,煎湯內(nèi)服;或入丸、散、膏。外用適量,研末調(diào)敷;煎湯涂;或鮮品搗汁搽。用治肺燥干咳、吐血、肺癰、虛勞煩熱、消渴、熱病津傷、咽干口燥、便秘等。

  10、百合

  【性味歸經(jīng)】性寒,味甘。歸心經(jīng)、肺經(jīng)。

  【功效與作用】養(yǎng)陰潤肺、清心安神。屬補虛藥下分類的補陰藥。

  【臨床應用】用量6~12克,水煎服。用治陰虛久咳、痰中帶血、虛煩驚悸、失眠多夢、精神恍惚。風寒咳嗽、脾胃虛寒、大便滑泄者忌服。

  在服用滋陰藥的期間,要注意以下幾點:

  1、保持良好的作息習慣,盡量避免熬夜。

  2、少吃辛辣或者刺激性食物。

  3、積極參加戶外運動,放松心情。

  4、不要給自己太大的壓力,學會合理減壓。

  5、補陰藥大多甘寒滋膩,如遇脾腎陽虛,痰濕內(nèi)阻,胸悶食少,便溏腹脹等癥,不宜應用。

  以上就是關于補陰的中藥有哪些,補陰藥介紹的詳細想信息,希望能幫助到您。

  推薦閱讀:

  中藥功效分類大全 中藥按藥物功能分類

  化瘀止血的中藥有哪些 化瘀止血藥介紹

  清虛熱的中藥有哪些 清虛熱藥介紹

  中藥大全 中藥功效大全

免責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查查吧平臺系信息發(fā)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圖片涉及侵權行為,請發(fā)送郵件至85868317@qq.com舉報,一經(jīng)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返回查查吧首頁,查看更多>>
提示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查查吧平臺系信息發(fā)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圖片涉及侵權行為,請發(fā)送郵件至85868317@qq.com舉報,一經(jīng)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

優(yōu)惠商城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