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血消癥藥屬于活血化瘀藥,其特點是藥性峻猛,以破血逐瘀為主要功效,本類藥物味多辛苦,蟲類藥居多,兼有咸味,均主歸肝經血分。藥性峻猛,走而不守,能破血逐瘀、消癥散積,主治瘀血時間長,程度重的癥瘕積聚。亦可用于血瘀經閉、瘀腫疼痛、偏癱等癥。那么破血消癥的中藥有哪些呢?下面是破血消癥藥介紹,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破血消癥的中藥有哪些
1、虻蟲
【性味歸經】性涼,味苦。歸肝經。
【功效與作用】逐瘀消癥,破血通經。屬活血化瘀藥下分類的破血消癥藥。
【臨床應用】內服:煎湯,1.5~3克;研末:0.3~0.6克;或入丸劑。外用:適量,研末敷或調茶抹。主治血瘀經閉,產后惡露不盡,干血癆,少腹蓄血,癥瘕積塊,跌打傷痛,癰腫,喉痹。
2、斑蝥
【性味歸經】性熱,味辛,有大毒。歸肝經、胃經、腎經。
【功效與作用】破血消癥、攻毒蝕瘡、引赤發(fā)泡。屬活血化瘀藥下屬分類的破血消癥藥。
【臨床應用】用量0.03~0.06克,炮制后多人丸、散用。外用適量,研末或浸酒、醋涂患處。用治癥瘕腫塊、積年頑癬、瘰疬、贅疣、癰疽不潰。
3、干漆
【性味歸經】性溫,味辛。歸肝經、脾經。
【功效與作用】破瘀血、消積、殺蟲。屬活血化瘀藥下分類的活血調經藥。
【臨床應用】用量2.5~4.5克,入丸、散,2~4.5克。外用:燒煙熏。內服宜炒或煅后用。用治婦女閉經、瘀血癥瘕、蟲積腹痛等。
3、喜樹果
【性味歸經】性寒,味苦、澀。歸脾經、胃經、肝經。
【功效與作用】抗癌,散結,破血化瘀。屬活血化瘀藥下分類的破血消癥藥。
【臨床應用】內服:煎湯,用量3~9克,或研末吞,或制成針劑、片劑。主治各種腫瘤,用于原發(fā)性肝癌,對胃癌、頭頸部腺源性皮癌、白血病、膀胱癌等惡性腫瘤等。也用于治療血吸蟲病引起的肝脾腫大。
4、急性子
【性味歸經】性溫,味微苦、辛。歸肺經、肝經。
【功效與作用】破血軟堅、消積。屬活血化瘀藥下屬分類的破血消癥藥。
【臨床應用】用量3~4.5克,內服煎湯,或入丸散,治療瘕痞塊、經閉、噎膈。外用研末吹喉、點牙,調敷或熬膏貼。
5、水紅花子
【性味歸經】性微寒,味咸。歸肝經、胃經。
【功效與作用】消瘀破積、健脾利濕、全身止痛。屬活血化瘀藥下分類的破血消癥藥。
【臨床應用】治療脅腹征積、水臌、胃疼、食少腹脹、火眼、瘡腫、瘰疬。煎湯內服,用量15~30克,外用適量,熬膏敷患處。凡血分無淤滯者及胃虛寒者忌用。
5、莪術
【性味歸經】性溫,味辛、苦。歸脾經、肝經。
【功效與作用】行氣破血、消積止痛。屬于活血化瘀藥下屬的破血消癥藥。
【臨床應用】用量6~9克,煎服;或入丸、散;外用:適量,煎湯洗;或研末調敷。用于治療癥瘕痞塊、瘀血經閉、食積脹痛、早期宮頸癌。
6、三棱
【性味歸經】性平,味辛、苦。歸肝經、脾經。
【功效與作用】破血行氣、消積止痛。屬活血化瘀藥下分類的破血消癥藥。
【臨床應用】用量4.5~9克,治療癥瘕痞塊、瘀血經閉、食積脹痛。注意:月經過多者及孕婦忌用。治慢性肝炎:三棱、莪術、當歸各9克,赤芍12克,丹參25克,白茅根30克,青皮9克,煎水服。
以上就是關于破血消癥的中藥有哪些,破血消癥藥介紹的詳細內容,希望能幫助到您。
推薦閱讀:
2021-07-26
2021-07-26
2021-07-26
2021-07-26
2021-07-26
2021-07-26
2021-07-26
2021-07-26
2021-07-24
2021-07-24
2021-07-24
2021-07-24
2021-07-23
2021-07-23
深圳龍華區(qū)12-17歲學生新冠病毒疫苗接種規(guī)則
2021-07-23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查查吧平臺系信息發(fā)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圖片涉及侵權行為,請發(fā)送郵件至85868317@qq.com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