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 健康疾病 > 中藥大全 > 蠶豆的功效與作用 蠶豆的營養(yǎng)價值介紹

蠶豆的功效與作用 蠶豆的營養(yǎng)價值介紹

  蠶豆的功效與作用 蠶豆的營養(yǎng)價值

蠶豆的功效與作用 蠶豆的營養(yǎng)價值介紹
蠶豆的功效與作用 蠶豆的營養(yǎng)價值介紹

  蠶豆簡介

  蠶豆又名胡豆、夏豆、羅漢豆、南豆、馬齒豆、佛豆、川豆、倭豆。

  蠶豆為一年生或越年生草本植物,屬豆科植物。

  是豆類蔬菜中重要的食用豆之一,它既可以炒菜、涼拌,又可以制成各種小食品,是一種大眾食物。

  蠶豆中含有大量蛋白質,在日常食用的豆類中僅次于大豆,還含有大量鈣、鉀、鎂、維生素C等,并且氨基酸種類較為齊全,特別是賴氨酸含量豐富。

  關于蠶豆的起源有幾種觀點,一般認為起源于亞洲西南部、中部和亞洲北部。漢代自西域傳入我國。

  我國蠶豆種植面積廣泛,以四川、云南、江蘇、湖北等地為多。

  蠶豆的莢果呈扁平筒形,未成熟時豆莢為綠色,莢殼肥厚而多汁,莢內有絲絨狀茸毛,因含豐富的酪氨酸酶,成熟的豆莢為黑色。每莢種子2~4粒,種子扁平,略呈矩圓形,種皮顏色因品種而異,有乳白、灰白、黃、肉紅、褐、紫、青綠等色,臍色有黑鈀與無色兩種。

  蠶豆按其子粒的大小可分為大粒蠶豆、中粒蠶豆、小粒蠶豆三種類型:大粒蠶豆寬而扁平,千粒重在800克以上,如四川、青海產的大白蠶豆,品質較好,常作糧食或蔬菜食用;中粒蠶豆呈扁橢圓形,千粒重為600~800克;小粒蠶豆近圓形或橢圓形,千粒重為400~650克,其產量高,但品質較差,多作為畜禽飲料或綠肥作物。

  蠶豆按種皮顏色不同可分為青皮蠶豆、白皮蠶豆和紅皮蠶豆等。

  食用功效

  傳統(tǒng)醫(yī)學認為蠶豆味甘、性平,入脾、胃經(jīng);

  可補中益氣,健脾益胃,清熱利濕,止血降壓,澀精止帶;

  主治中氣不足,倦怠少食,高血壓,咯血,衄血,婦女帶下等病癥。

  嫩蠶豆煮稀飯能和胃、潤腸通便,對習慣性便秘有良效。

  蠶豆莖止血,止瀉;葉收斂止血?;鲅?,止血;種子皮利尿滲濕;莢殼收入斂止血。

  1、應用于水腫:蠶豆60克,冬瓜皮15克,水煎服。

  2、應用于肺結核咯血:蠶豆洗凈,搗爛取汁,每次服20克,一天2次。

  3、應用于酒醉不醒:蠶豆苗適量,加油、鹽煮湯,灌服。應用于水瀉:蠶豆莖30克,水煎服。

免責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查查吧平臺系信息發(fā)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圖片涉及侵權行為,請發(fā)送郵件至85868317@qq.com舉報,一經(jīng)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返回查查吧首頁,查看更多>>
提示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查查吧平臺系信息發(fā)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圖片涉及侵權行為,請發(fā)送郵件至85868317@qq.com舉報,一經(jīng)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

優(yōu)惠商城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