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jié)的習俗有哪些 年味十足的春節(jié)習俗介紹(2)
2016-02-02 09:53 [查查吧] 來源:uabf.cn年夜飯的菜肴琳瑯滿目,農(nóng)村里的殺了年豬,云南傳統(tǒng)的“豬八碗”菜肴自不可少,很多人家還要燒起滇式火鍋——“炊鍋”,煮上白菜、豆腐皮、木耳、蛋卷,熱熱乎乎地吃。年夜飯桌上必不可少的還得有條完整的魚——連年有余,討個口彩。
貼春聯(lián),也是云南最重要的春節(jié)民俗。春節(jié)前夕,家家戶戶都要貼上紅紅的春聯(lián),一副副透著喜慶和熱烈的春聯(lián)表達了人們迎新納福、企盼新生活的美好愿望。
除夕年夜飯前,先要供天地,祭祖先牌位,祭祖的菜肴必須有青菜白菜芹菜和魚,表示清賬、有余。孩子給長輩行禮要壓歲錢。然后放爆竹貼門神春聯(lián)。
門上貼的門神,中國幾千年來無外乎神荼郁壘、尉遲恭秦瓊。但在抗日戰(zhàn)爭時期,云南省政府下了個命令,門神改為岳飛、戚繼光,表達云南人民抗擊外來侵略者的決心。這個“官方意志”獲得了老百姓的一致?lián)碜o,政府也印了大量門神圖發(fā)放,一時間,家家門上都是這兩位民族英雄威風凜凜的形象。
我國民間在除夕有守歲的習慣,俗名“熬年”。守歲從吃年夜飯開始,這頓年夜飯要慢慢地吃,從掌燈時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
壓歲錢是由長輩發(fā)給晚輩的,有的家里是吃完年夜飯后,人人坐在桌旁不許走,等大家都吃完了,由長輩發(fā)給晚輩,并勉勵兒孫在新的一年里學習長進,好好做人。過年給壓歲錢,體現(xiàn)出長輩對晚輩的關愛和晚輩對長輩的尊敬,是一項整合家庭倫理關系的民俗活動。
正月初一 換上新衣拜年
正月初一這一天,不剃頭、不潑水、不掃地、不動菜刀、不討債。一起床就換上新衣,查查老黃歷,看喜神在哪一方,向喜神行禮,蒸一籠米糕當早餐,稱之為一年比一年“高”。
餌塊是云南特有的食品,與江南的年糕不同在于年糕是用米粉做的,餌塊是用米飯做的,是中原地區(qū)的古食傳到云南后,只有云南還保存下來的食物。昆明人炒餌塊要放入火腿、豌豆苗、大蔥、腌菜、甜醬油等配料,油漉漉地端上桌來再放上辣椒油,大家熱騰騰地吃上一碗。
吃完炒餌塊,老人守在家中,大人們就出去給親戚朋友拜年,各家各戶都準備了泡米花茶,招待來拜年的人們。有的人家不愿意有人來打擾,放條板凳在家門口,別人看了也就不進去了。
正月初五 祭財神開市
南方人在正月初五祭財神。民間傳說,財神即五路神。所謂五路,指東西南北中,意為出門五路,皆可得財。初五日俗傳是財神誕辰,為爭利市,故先于初四接之,名曰“搶路頭”,又稱“接財神”。
五祀即祭戶神、灶神、土神、門神、行神,所謂“路頭”,即五祀中之得神。凡接財神須供羊頭與鯉魚,供羊頭有“吉祥”之意,供鯉魚是圖“魚”與“余”諧音,討個吉利。人們深信只要能夠得到財神顯靈,便可發(fā)財致富。
因此,每到過年,人們都在正月初五零時零分,打開大門和窗戶,燃香放爆竹,點煙花,向財神表示歡迎。接過財神,大家還要吃路頭酒,往往吃到天亮。大家滿懷發(fā)財?shù)南M?,但愿財神爺能把金銀財寶帶來家里。
舊俗春節(jié)期間大小店鋪從大年初一起關門,而在正月初五開市。俗以正月初五為財神圣日,認為選擇這一天開市必將招財進寶。
正月初七 郊游
正月初七亦稱“人勝節(jié)”、“人慶節(jié)”、“人口日”、“人七日”等。傳說女蝸初創(chuàng)世,在造出了雞狗豬牛馬等動物后,于第七天造出了人,所以這一天是人類的生日。漢朝開始有人日節(jié)俗,魏晉后開始重視。古代人日有戴“人勝”的習俗,人勝是一種頭飾,又叫彩勝,華勝,從晉朝開始有剪彩為花、剪彩為人,或鏤金箔為人來貼屏風,也戴在頭發(fā)上。
到了正月初七,昆明西壩東岳廟舉行廟會,昆明人就到金汁河邊拜神燒香,其實就是郊游。過年總不能天天都在城里“宅”著吧?廟會上還支起秋千架供大家玩耍,青年男女們也借機尋找意中人。
正月初九 金殿廟會
正月初九是天日,傳說此日為玉皇大帝生日。主要習俗有祭玉皇、道觀齋天等,有些地方,天日時,婦女備清香花燭、齋碗,擺在天井巷口露天地方膜拜蒼天,求天公賜福。
不過更熱鬧的郊游,是正月初九的金殿廟會,傳說這一天是玉皇大帝的生日,不只是在金殿所在地的鸚鵡山一座山上,廟會的攤子延伸出了好幾里地,有各種雜耍表演、打把勢、高蹺、耍獅子、對山歌、唱小調(diào)。舊時昆明人趕金殿廟會,都是自帶飲食在山上野餐,呼朋喚友,一片熱鬧。
正月初十 賞燈市
正月初十之后,昆明燈市開始,每天晚上,現(xiàn)在的正義路一段,一到夜里,燈火輝煌。水景燈、走馬燈、宮燈,各種彩燈聚集,游人觀燈購燈通宵達旦。這也是老昆明人一年內(nèi)最豐富的夜生活了,一直持續(xù)到元宵。
正月十五 元宵燈節(jié)
元宵節(jié)是我國主要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也叫元夕、元夜,又稱上元節(jié),因為這是新年第一個月圓夜。因歷代這一節(jié)日有觀燈習俗,故又稱燈節(jié)。元宵節(jié)俗的形成有一個較長的過程,據(jù)一般的資料與民俗傳說,正月十五在西漢已經(jīng)受到重視。
元宵放燈的習俗,在唐代發(fā)展成為盛況空前的燈市,中唐以后,已發(fā)展成為全民性的狂歡節(jié)。以后歷代的元宵燈會不斷發(fā)展,燈節(jié)的時間也越來越長。
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為食品,在我國也由來已久。宋代,民間即流行一種元宵節(jié)吃的新奇食品。這種食品,最早叫“浮元子”后稱“元宵”,生意人還美其名曰“元寶”。元宵即“湯圓”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黃桂、核桃仁、果仁、棗泥等為餡,用糯米粉包成圓形,可葷可素,風味各異??蓽蟆⒂驼?、蒸食,有團圓美滿之意。陜西的湯圓不是包的,而是在糯米粉中“滾”成的,或油炸,熱熱火火,團團圓圓。
以上就是關于春節(jié)的習俗有哪些的介紹,希望對您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