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知識
滑坡與崩塌的關系
滑坡和崩塌如同孿生姐妹,甚至有著無法分割的聯(lián)系。它們常常相伴而生,產生于相同的地質構造環(huán)境中和相同的地層巖性構造條件下,且有著相同的觸發(fā)因素,容易產生滑坡的地帶也是崩塌的易發(fā)區(qū)。例如寶成鐵路寶雞至綿陽段,即是滑坡和崩塌多發(fā)區(qū)。崩塌可轉化為滑坡:一個地方長期不斷地發(fā)生崩塌,其積累的大量崩塌堆積體在一定條件下可生成滑坡;有時崩塌在運動過程中直接轉化為滑坡運動,且這種轉化是比較常見。有時巖土體的重力運動形式介于崩塌式運動和滑坡式運動之間,以至人們無法區(qū)別此運動是崩塌還是滑坡。因此地質科學工作者稱此為滑坡式崩塌,或崩塌型滑坡、崩塌、滑坡在一定條件下可互相誘發(fā)、互相轉化:崩塌體擊落在老滑坡體或松散不穩(wěn)定堆積體上部,在崩塌的重力沖擊下,有時可使老滑坡復活或產生新滑坡?;略谙蛳禄瑒舆^程中若地形突然變陡,滑體就會由滑動轉為墜落,即滑坡轉化為崩塌。有時,由于滑坡后緣產生了許多裂縫,因而滑坡發(fā)生后其高陡的后壁會不斷的發(fā)生崩塌。另外,滑坡和崩塌也有著相同的次生災害和相似的發(fā)生前兆。
滑坡、崩塌與泥石流的關系
滑坡、崩塌與泥石流的關系也十分密切、易發(fā)生滑坡、崩塌的區(qū)域也易發(fā)生泥石流,只不過泥石流的暴發(fā)多了一項必不可少的水源條件。再者,崩塌和滑坡的物質經常是泥石流的重要固體物質來源。滑坡、崩塌還常常在運動過程中直接轉化為泥石流,或者滑坡、崩塌發(fā)生一段時間后,其堆積物在一定的水源條件下生成泥石流。即泥石流是滑坡和崩塌的次生災害。泥石流與滑坡、崩塌有著許多相同的促發(fā)因素。
分級標準
按危害程度和規(guī)模大小分為特大型、大型、中型、小型地質災害險情和地質災害災情四級:
特大型地質災害險情:受災害威脅,需搬遷轉移人數(shù)在1000人以上或潛在可能造成的經濟損失1億元以上的地質災害險情。特大型地質災害災情:因災死亡30人以上或因災造成直接經濟損失1000萬元以上的地質災害災情。
大型地質災害險情:受災害威脅,需搬遷轉移人數(shù)在500人以 三峽庫區(qū)大范圍排查地質災害上、1000人以下,或潛在經濟損失5000萬元以上、1億元以下的地質災害險情。大型地質災害災情:因災死亡10人以上、30人以下,或因災造成直接經濟損失500萬元以上、1000萬元以下的地質災害災情。
中型地質災害險情:受災害威脅,需搬遷轉移人數(shù)在100人以上、500人以下,或潛在經濟損失500萬元以上、5000萬元以下的地質災害險情。中型地質災害災情:因災死亡3人以上、10人以下,或因災造成直接經濟損失100萬元以上、500萬元以下的地質災害災情。
小型地質災害險情:受災害威脅,需搬遷轉移人數(shù)在100以下,或潛在經濟損失500萬元以下的地質災害險情。小型地質災害災情:因災死亡3人以下,或因災造成直接經濟損失100萬元以下的地質災害災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