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給大家?guī)硪黄恼?mdash;—2019《給家長的一百條建議》讀后感。
本書是《家庭教育時報》叢書中的一本。全書共分9輯,主要是“教育時報”中的“教育看分”中的內(nèi)容,全書主要圍繞著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出現(xiàn)的種種問題,給出家長建議,這些建議都是教育子女的真知灼見,對于教師父母都是大有裨益的。我調(diào)入城區(qū)后,越來越覺得與家長溝通非常重要,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應該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但是在溝通過程中出現(xiàn)了一些困惑,那就是怎樣指導家長做一個稱職的家長,而我自己也是一個中學生的家長。為此,我利用暑假閱讀這本書,得益不少,這本書從各個角度來討論孩子的教育問題,文字精練,同時書中的案例生動形象,閱讀后使人感到親切可信,讓家長教師在不知不覺中接受了這些教育方法和專家的建議。
“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靈秀,數(shù)學使人周密,科學使人深刻,倫理學使人莊重,邏輯修辭之學使人善辯:凡有所學,皆成性格。”弗朗西斯·培根的這句話被很多人看作讀書的動力。而對于我和女兒來說都切實感受到了讀書的好處。培養(yǎng)女兒愛讀書的習慣,還是受到了這本書的啟發(fā),《給家長的一百條建議》書中寫道:不要給孩子增添額外的作業(yè)以求提高成績,只要教給他們閱讀和思考。閱讀好比是使思維受到一種感應,激發(fā)它的覺醒。
《建議》還請我們記?。簝和瘜W習越困難,她在學習中遇到的障礙越多,她就應當更多地閱讀。閱讀能教給他思考,而思考會變成一種激發(fā)智力的刺激。書籍和由書籍激發(fā)起來的活的思想是防止死記硬背(這是使人智慧遲鈍的大敵)的最強有力的手段。學生思考得越多,她看到的不懂的東西越多,他對知識的感受性就越敏銳,他學習的興趣和欲望就越強,而我們家長教育起來就越容易。引導孩子讀點名著,對培養(yǎng)孩子健康人格很有好處,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說過:“人生應該讀幾本墊底的書”就是教育部推薦的名著。
理解孩子的情感這一部分更是我們老師和家長應該關注的。同情心,是非常寶貴的一種情感,它是許多高尚情感的基礎。對孩子的教育,不能用抽象的道理,而應以情感教育為主。教師和家長要呵護孩子的自信心,對孩子來說自信是他們得以坦然踏上人生之旅的動力,自信心就像人的能力催化劑,將人的一切潛能都調(diào)動起來,將各部分的功能推動到最佳狀態(tài)。而高水平的發(fā)揮是建立在不斷反復的基礎上,鞏固成為人的本性的一部分,這樣才能將人的水平提高到一個新的水準。一個人的成長路線如果是沿著這樣的積極上升式行進,可以想象其積累效果是十分可觀的。
有了自信,缺乏自立能力也不行。試想,在競爭如此激烈的時代,“男尊女卑”的思想依然控制著大多數(shù)人,作為一個女性,獨立的能力都沒有,如何在社會上立足呢?父母應該深諳這個道理,那么為什么不通過培養(yǎng)女兒的自信自立,把這把金鑰匙交到她手里,讓她一輩子受益呢?關于自信,拿破侖·希爾說:“信心的力量是驚人的,相信自己,那么,一切困難都將不會是困難的。因為自信心是一種積極的心理品質(zhì),是促使人向上奮進的內(nèi)部動力,是一個人取得成功而必備的、重要的心理素質(zhì)。”
做教師要講藝術,做家長也要講藝術,在做家長的藝術中,一兩的身教等值一噸的說教。我們的孩子在注視著我們,我們是什么要比我們說什么更有力量。因此,作為家長應具備五種意識,我覺得對我們教師更應該具備這五種意識。
第一種是使命感,我們的使命感是使孩子學會做快樂的,對社會有用的人。
第二種責任感,沒有人回替我們教育孩子,作為家長,是不可替代的家長擁有和孩子相處的優(yōu)先權,、不應有意無意地將教育孩子的責任推給別人。
第三種緊迫感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我們不能猶豫不決,孩子今天正需要我們的教育,明天也許就晚了,時間就是珍寶,一旦失去就再也無法找到。
第四種是平等感,家長要成為孩子”的大朋友“要學會從孩子的眼中看出他們身上發(fā)生什么事,并根據(jù)孩子的實際,給于他們幫助。
第五種,幽默感,幽默感與應對挑戰(zhàn)的能力有關,并與樂觀的生活態(tài)度和積極看待世事的視覺緊密相關。
總之,未來的竟爭將是復合型人才的競爭,社會需要的是通用人才,即要求競爭者了解多種知識,能夠很快熟悉新的工作。這就要求我們的孩子不僅僅要努力學習和掌握現(xiàn)有的科學文化知識,更重要的是要掌握探索新知識的手段和技能,要富有創(chuàng)新意識、挑戰(zhàn)意識。
以上就是關于“2019《給家長的一百條建議》讀后感”的全部內(nèi)容,大家可以做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