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 深圳旅游 > 旅游路線 > 北京周邊自駕游15條經(jīng)典線路推薦(6)

北京周邊自駕游15條經(jīng)典線路推薦(6)

  北京周邊自駕游經(jīng)典線路推薦15:尋歡百花山訪古爨底下

  選一個不那么忙的周末,開個把小時的車,躲開人聲鼎沸的市區(qū),到京西的明清古跡山莊。隨意找一家四合院,靜靜地坐在懸著玉米辣椒的小院里,看陽光從樹葉縫隙一點點漏進來。不去顧及時間,生活原來可以如此簡單。

  行程安排

  D1周六一早出發(fā),到“百花山”游玩———下午去“爨底下村”,用晚餐并入住農(nóng)家小院

  D2一早在山村四處看看拍些照片,在村里用過中飯后,下午回京.

  行車指點

  D1上定慧寺橋走阜石路向西行———約20多分鐘后在金安橋右轉奔“三家店”方向走石門(門頭溝)路——前行8分鐘左右,看到路口有“龍泉賓館”指示牌后右轉上109國道(小貼士:沿途景色很美,迎春花開得蓬蓬勃勃)——前行4公里左右,前方出現(xiàn)岔路,左路通往河北,右路通往溫泉,沿左邊“河北”指示牌直行——10分鐘后過“擔禮隧道”右轉,出口不遠處有加油站——5分鐘左右,看到“下葦?shù)?rdquo;指示牌,左轉過一小橋直行——到一岔路口,路口立有“王平地區(qū)旅游帶”大牌子,右轉前行(小貼士:其實左右兩條路均可通過百花山或爨底下,但左邊道路山路很多,行車時兩旁高山聳立,山路險急彎多,不好走;而右邊一條路行車時則一側為山,一側為水,景致很好,且急彎不多,較易行,建議從右路走)——行8公里處,有“百花山、靈山、爨底下”指示牌,沿指示牌前行,6分鐘后,過一小橋,經(jīng)“安家莊”路直行——9公里后,路口有“芹峪口檢查站”左轉直行——約20分鐘后,路口有“齋堂鎮(zhèn)景點示意圖”,右轉進入齋堂鎮(zhèn)中心地區(qū),歇腳吃中飯。

  午飯后,回到109國道繼續(xù)前行,幾分鐘后,見一岔路,路口有路牌指示,往左去109國道(右行則到“爨底下”)——8分鐘后,路邊有加油站,旁邊有汽修廠——2分鐘后,到清水鎮(zhèn)人民政府——1分鐘后見岔路左行(有路牌,左行去“百花山”,右轉則到“龍門澗”)——5分鐘后,雙塔路口左轉進入百花山地區(qū) (路口有“百花山自然保護區(qū)”路牌,右行則往“靈山”方向)——4分鐘后,經(jīng)過“塔河村”(左邊有旅游公廁)——前行30分鐘,看到“百花山景區(qū)”收費站,此處有岔路口,左轉可上山(小貼士:最后5分鐘近5公里的上山路均為盤山路,彎道非常之多,路邊偶有碎石,駕車時務必格外小心)。

  原路下山——約25分鐘后,出百花山景區(qū)(以“百花山景區(qū)歡迎您再來”橫牌為標志),路口左轉往“爨底下”方向——行6分鐘左右,見到“爨底下村歡迎您”的橫幅,進入爨底下村。

  D2午飯后從爨底下原路返回北京市區(qū)——15分鐘經(jīng)過清水鎮(zhèn)人民政府——看到“下蔬甸”岔路口的指示牌左行(小貼士:往右行則經(jīng)過王平地區(qū),進隧道繼續(xù)走 109國道,行不遠,路右邊有“妙峰山”景區(qū)指示牌——10分鐘左右,經(jīng)“龍泉賓館”并在路口左轉先上石門路,再轉阜石路回定慧橋。

  提示

  如果有時間,可以以爨底下村為基地,好好游玩一下周邊的其他景區(qū),如靈山、黃草梁;第一天前往爨底下的途中,可以上妙峰山。

  交通詳情

  里程(公里):定慧寺橋-12-金安橋-6-“龍泉飯店”路口-11-擔禮隧道-22-王平-20-芹峪檢查站-25-齋堂鎮(zhèn)-2-“百花山”岔路口-9-清水鎮(zhèn)-6-雙塔路口-4-塔河村-12-百花山景區(qū);百花山景區(qū)-30-岔路口-5-爨底下村

  停車場:百花山、爨底下均有停車場

  爨底下:爨(cuan,四聲)底下是一處保留了明清風格的古村落,因地處明代軍事隘口“爨里安口”下方,故有此名。由于該字筆畫太多,現(xiàn)在許多地方均簡寫為“川”。

  全村坐北面南,依山而建,保存完整的四合院有76套,住房600多間,結構嚴謹,錯落有致,四合院整體精良,布局合理,石墻、門樓、影壁、磚雕、石雕、木雕等建筑風格既有江南水鄉(xiāng)風韻,又有北方高宅大院恢弘的氣勢。

  門票及游覽費用

  爨底下明清古跡山莊門票:30元:老年人持老年證、大中小學生(不含成人教育)持有效證件半價優(yōu)惠,1.2米以下兒童免票.

  百花山門票:30元,4人以上則每人20元.

  妙峰山門票:30元.

  靈山門票:35元;索道60元(往返)、上行40元、下行30元

  提示

  村里幾乎家家都可以提供住宿,房間內(nèi)干凈整齊,通常50元/床位,150元/間。

  美食指南:建議到爨底下農(nóng)家用餐,在齊整的四合院中圍桌坐定,待村民從自家廚房端出自家燒制的家常菜、山野菜,其樂陶陶。農(nóng)家菜口味好,價格也不貴,平均每人三四十元左右足矣。

  前車之鑒:上一次去爨底下是去年非典之后,在那個寂靜的小山村里住了三天,整日里優(yōu)哉游哉從清晨晃到日影舒斜,寧靜舒緩得不可言喻。強烈建議在爨底下村多住兩天,把那兒所有的飯菜嘗個遍,尤其是豆飯,和記憶中十幾年前在外婆家吃的一模一樣。

  爨底下小知識:四合院有大中小型之分,爨底下的四合院多為小型四合院。特點是占地少,布局簡單,只有一重院子,一般是北房(正房)三間,東西廂房各兩間或三間,街門多為道士帽式。進街門,正面為院東房的南墻,墻上畫著影壁。沿著小道左拐,便到院子中間。院中有長條磚墁的十字甬路通到四面各房屋。

  爨文化就是中國歷史自東晉(公元317年)經(jīng)南北朝到唐天寶七年(公元749年)這四百多年間爨氏統(tǒng)治云南(包括今貴州、四川的部分縣市)時所造就的歷史文化。

  在爨氏統(tǒng)治的四百余年間,由于中原王朝長期處于封建割據(jù)的戰(zhàn)亂中,對云南基本上失去了控制,爨氏即乘之采取“奉中原王朝為正朔”,實則形成“開門諸侯,閉門天子”的閉關鎖國局面,所以云南社會相對穩(wěn)定,經(jīng)濟也較為發(fā)展,內(nèi)地漢民為逃避戰(zhàn)亂遂不斷行客店云南,爨文化也就在中原文化的熏陶和融入后而“獨步南疆,卓爾不群”。

  爨文化主要通過散存于殘篇斷簡中的飲食文化,服飾文化、習俗、典祀、醫(yī)藥、建筑和流傳在民間的詩歌、曲藝表現(xiàn)出來。

免責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查查吧平臺系信息發(fā)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圖片涉及侵權行為,請發(fā)送郵件至85868317@qq.com舉報,一經(jīng)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返回查查吧首頁,查看更多>>
提示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查查吧平臺系信息發(fā)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圖片涉及侵權行為,請發(fā)送郵件至85868317@qq.com舉報,一經(jīng)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

優(yōu)惠商城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