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滕王閣
素有“西江第一樓”之稱的滕王閣,雄踞南昌沿江北大道、依城臨江,瑰偉絕特,因“初唐四杰”之首的王勃一篇雄文--《秋日登洪府滕王閣餞別序》,簡稱《滕王閣序》而得以名貫古今,譽滿天下。王勃的《滕王閣序》,膾炙人口,傳誦千秋。繼王勃之后,唐代的王緒寫了《滕王閣賦》,王仲舒寫了《滕王閣記》,被史書上稱為“三王記滕閣”,成為佳話。文學家韓愈也撰文:“江南多臨觀之美,而滕王閣獨為第一,有瑰麗絕特之稱。”故有“江西第一樓”之譽,且與湖南岳陽樓和湖北黃鶴樓齊名,并稱“江南三大名樓”。文以閣名,閣以文傳,歷千載滄桑而盛譽不衰。
滕王閣,始建于唐永徽四年(653年),為唐高祖李淵之子李元嬰任洪州都督時所創(chuàng)建,因李元嬰在貞觀年間曾被封為滕王,故閣以“滕王”一名冠之。
在漫長的1300多年中,滕王閣屢毀屢建。今之的滕王閣乃仿宋建筑。宋大觀二年(1108年),滕王閣因年久失修而塌毀,侍郎范坦重建,比唐閣范圍更為擴大,并在主閣的南北增建“壓江”、“挹翠”二亭,逐漸形成以閣為主體的建筑群,華麗堂皇之形貌,宏偉壯觀之氣勢被譽為“歷代滕王閣之冠”。1942年,古建大師梁思成先生偕同其弟子莫宗江根據(jù)“天籟閣”舊藏宋畫繪制了八幅《重建滕王閣計劃草圖》。1989年10月,南昌市人民政府撥巨款,對滕王閣實施了歷史上第29次重建。建筑師們以《重建滕王閣計劃草圖》作為依據(jù),并參照宋代李明仲的《營造法式》(此書相當于現(xiàn)在的建筑規(guī)范),設(shè)計了這座仿宋式的雄偉樓閣。這座著名樓閣主體建筑面積為1.3萬平方米,高57.5米,共9層。其基部為象征古城墻的12米高臺座。正門兩旁是毛澤東生前手書“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巨聯(lián),而古今眾多書法名家之杰作及楹聯(lián)牌匾則集于一閣。
滕王閣主體建筑凈高57.5米,建筑面積13000平方米。其下部為象征古城墻的12米高臺座,分為兩級。臺座以上的主閣取“明三暗七”格式,即從外面看是三層帶回廊建筑,而內(nèi)部卻有七層,就是三個明層,三個暗層,加屋頂中的設(shè)備層。新閣的瓦件全部采用宜興產(chǎn)碧色琉璃瓦,因唐宋多用此色。正脊鴟吻為仿宋特制,高達3.5米。勾頭、滴水均特制瓦當,勾頭為“滕閣秋風”四字,而滴水為“孤鶩”圖案。臺座之下,有南北相通的兩個瓢形人工湖,北湖之上建有九曲風雨橋。樓閣云影,倒映池中,盎然成趣。
西江第一樓
永濟鸛鵲樓
鸛鵲樓位于山西省永濟市蒲州古城西面的黃河東岸,共六層,前對中條山,下臨黃河,是唐代河中府著名的風景勝地。它與武昌黃鶴樓、洞庭湖畔岳陽樓、南昌滕王閣齊名,被譽為我國古代四大名樓。
相傳當年時常有鸛鵲(顴,鶴一類水鳥)棲于其上,所以得名。該樓始建于北周(公元557--580),廢毀于元初。可惜鸛鵲樓到宋以后被水淹沒,后水退卻。
由于樓體壯觀,結(jié)構(gòu)奇巧,加之區(qū)位優(yōu)勢,風景 秀麗,唐宋之際文人學士登樓賞景留下許多不朽詩篇,其中王之渙《登鸛雀樓》詩“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堪稱千古絕唱,流傳于 海內(nèi)外。沈括《夢溪筆談》給了鸛鵲樓八個字:“前瞻中條,下瞰大河。”千余年間,它對于激勵振興中華民族之志產(chǎn)生了深遠影響。
21世紀初,中國人重建鸛鵲樓。有關(guān)方面報道,為弘揚中華民族文化,1997年12月,鸛鵲樓復(fù)建工程破土動工,重新修建的鸛鵲樓為鋼筋混凝土減力墻框架結(jié)構(gòu),設(shè)計高度為73.9米,總投資為5500萬元,截至2001年,主體工程已完成封頂,預(yù)計2002年底,這座九層高樓將在永濟市黃河岸邊落成。
鸛雀樓與同在山西省永濟市蒲州古城的人文風景勝地的普救寺相隔不遠,這兩大著名人文景觀成為當?shù)氐穆糜沃е?/p>
樓在古代作為一種名勝,詩人多有登臨賦詩的雅興。鸛雀樓在唐代別具風格,詩人多來訪勝,留下不少名作。除王之渙外,暢當、耿湋、馬戴、司馬札、李益、張喬、吳融等七位唐朝詩人也曾登樓賦詩。
迥臨飛鳥上,高出世塵間。天勢圍平野,河流入斷山
暢當這首詩前兩句用鸛雀樓的高來寄托詩人清高俊逸的情懷,后兩句寫四周景象抒發(fā)奔放的激情。宋朝人對這首五言絕句評價很高,認為可以和王之渙同題名作相提并論。
久客心常醉,高樓日漸低。黃河行海內(nèi),華岳鎮(zhèn)關(guān)西。去遠千帆小,來遲獨鳥迷。終身不得意,空覺負東溪。耿湋這首五律氣勢很大,同時感慨自己的抱負不成,壯志難酬,讀來令人扼腕!
堯女西樓望,人懷太古時。海波通禹鑿,山木閉虞祠。鳥道殘虹掛,龍?zhí)斗嫡找?。行云如可馭,萬里赴行期。馬戴是賈島的詩友,五律最見功力。這首詩想象豐富,展現(xiàn)了詩人寬闊的胸懷。
樓中見千里,樓影入通津。煙樹遙分陜,山河曲向秦。興亡留白日,今古共紅塵。鸛雀飛何處?城隅草自春。司馬札這首詩前四句寫登鸛雀樓所見的景色,后四句抒發(fā)今古興亡的感慨。
鸛雀樓西百尺墻,汀洲云樹共茫茫。漢家簫鼓隨流水,魏國山河半夕陽。事去千年恨猶速,愁來一日即為長。風煙并起思鄉(xiāng)望,遠目非春亦自傷。李益以七言絕句見長,邊塞詩頗盛名,在當時已廣為傳誦。這首七律寫登鸛雀樓遠望,由懷古之情轉(zhuǎn)而生出思鄉(xiāng)之意。
高樓懷古動悲歌,鸛雀今無野燕過。樹隔五陵秋色早,水連三晉夕陽多。漁人遺火成寒燒,牧笛吹風起夜波。十載重來值搖落,天涯歸計欲如何?張喬這首詩情緒低沉,一派悲涼,反映了晚唐的時代風貌。
鳥在林梢腳底看,夕陽無際戍煙殘。凍開河水奔渾急,雪洗條山錯落寒。始為一名拋故國,近因多難怕長安。祖鞭掉折徒為爾,嬴得云溪負釣竿。吳融這首詩景色蒼涼,是唐朝末年混亂形勢的反映,再也看不到王之渙詩中顯示的盛唐氣象了。
前瞻中條,下瞰大河
2022-04-01
2021-07-19
2021-07-19
2021-07-19
2021-07-19
2021第二屆龍崗喜劇節(jié)爆笑來襲(節(jié)目排期+購票方
2021-07-16
2021-07-16
2021-07-16
2021-07-16
2021-07-15
2021深圳寶安區(qū)城市規(guī)劃展覽館參觀時間及限流人
2021-07-15
2021-07-15
2021-07-15
2021-07-13
2021-07-13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查查吧平臺系信息發(fā)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wù),不承擔相關(guān)法律責任。圖片涉及侵權(quán)行為,請發(fā)送郵件至85868317@qq.com舉報,一經(jīng)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